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最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大熊猫的分级从“濒危(EN)”下调至“易危”(VU),受威胁等级下降一级。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截至2015年2月,国内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375只圈养大熊猫;258万公顷野生大熊猫栖息地;67个有大熊猫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这增加到67处之多的大熊猫保护区,正暗示了威胁大熊猫生存的因素。
在去年11月出版的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欧阳志云小组发表了新的研究。在分析了过去四十年卫星记录的大熊猫栖息地数据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后,研究者发现:虽然野生大熊猫种群在数量方面有所增长,但是栖息地的碎片化等因素仍然长期威胁着大熊猫的种群。
研究指出,已有的四次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考察所采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采样面积并不一致。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的数据,欧阳志云小组标准化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伐木业对野生熊猫栖息地破坏最大,直接减少并分割了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
保护工作当然有作用,新的分析结果还是肯定了过去几十年来大熊猫保护措施起到的积极作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延缓了熊猫自然栖息地的减少,同时在栖息地的恢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也指出,现阶段,野生熊猫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的割裂和野生种群之间的孤立与隔离。公路的建设是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长期下去,各个野生熊猫种群会因为缺乏基因层面的交流面临小种群的灭亡。
欧阳志云指出,打破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的趋势非常重要。首先应该通过立法,建立生态红线,严厉禁止开发红线内的保护区核心区域;这些区域对于维持野生熊猫的种群非常重要。其次,还应在小的保护区之间建立有效的生态走廊,确保野生大熊猫能在不同保护区之间顺利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