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有很多个名字,香港叫它树熊,台湾叫它无尾熊,然而,它并不是熊。它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考拉(Koala)。熊是食肉目,而树袋熊是哺乳纲 双门齿目 树袋熊科现存的唯一物种。
两家离得很远,但考拉圆脸圆眼还有一对毛茸茸的圆耳朵,长得实在太像熊了,连学名也没放过它的“熊”样——属名Phascolarctos是由希腊语的phaskolos和arktos组成,前者phaskolos的意思是“袋”,而后者arktos的意思就是熊;不过种本名cinereus的意思倒不是树,而是“灰色的”。“考拉”这个唯一不带“熊”字的称呼,是其英文名Koala的音译。
在悉尼地区的Dharug语中,考拉被称作gula,其实应该读作“库拉”;后来到了英语中,渐渐地变成了Koala,读音类似“可哇啦/考拉”。
考拉的毛色为灰色或棕色,四肢内侧和胸腹部毛色较浅,多为白色,南部的考拉毛色比北部的深,体型也显著大。考拉体型短圆,体长一般为60~85cm,体重4~15kg不等。考拉虽然是土澳萌主,但还是没能荣登国徽,为什么?也许是因考拉太能睡了,不适合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代表国家形象吧,出现在国徽上的,其实是袋鼠和鸸鹋。
作为土澳萌主,考拉有着一项独门绝技——睡觉。睡神考拉是夜行性的,它们每天通常要花18~20个小时在睡觉(这意味着夜行性的它们在夜里未必就醒着),这样每天只剩下4~6个小时来做其他所有的事情,日程排得也是非常满了。考拉非常挑食,几乎只吃桉树叶,而且几百种桉树它们只爱吃其中的大约二三十种。它们嗅觉非常敏锐,能闻出哪些桉树叶子是好吃的、哪些不好吃。
考拉的爪子高度适应树栖生活,进食时它们会用两只后爪和一只前爪抓住树干,另一只前爪伸出去够树叶。考拉也有“指纹”,这有利于它们爬树。它们的前爪有五指,两个指头和其余三个相对而生,这样考拉们就能抓牢树干,也能抓住食物;后爪的第二三指则长在了一起,两个指甲并在一起就可以像梳子一样用来梳理毛发。考拉的尾椎下面有一块软骨,屁屁上的毛也较厚实,这样它们就能舒服地把自己卡在树杈里。
考拉的繁殖季从春末延续到秋初,大致是10月到5月。雄性和雌性在外表上有所差异:雄性体型更大,鼻子更为弯曲,胸前有裸露的气味腺,可以用来摩擦树干标记领地。发情期的雌性会把头往后仰并抖动身体,不过雄性仿佛并不能识别这个信号,有时会和非发情期的雌性强行交配,甚至会把雌性从树上拽下来。
雄性会发出响亮低沉的吼声(类似猪叫)来交流、宣示领地、吓退对手、吸引雌性,声音很传播很远;雌性也会吼,但声音更柔和,有时还会尖叫。
为了让小考拉获得消化桉树叶的能力,考拉妈妈会从肛门分泌出半流质的、消化过的桉树叶,作为小考拉从哺乳到吃桉树叶期间的过渡。这种辅食虽然是从肛门出来的,但成分和常规的粪便相差很大。在九个月左右,小考拉就会离开妈妈的育儿袋,挂在妈妈背上活动并学习生活技能。一岁左右,小考拉就逐渐离开妈妈生活。
考拉虽然萌,但其生存状态已不容乐观。它们曾经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的桉树林中,数量众多。而现在,成年考拉的数量仅有10万到50万只左右并且仍在继续下降,已经是易危物种了。考拉数量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分散以及栖息环境的改变。城市化使得考拉更容易被狗袭击或者被车撞死,林火也会对考拉会构成威胁,缺水和过热也可能是致命的。而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多干燥炎热的天气,严重影响考拉的健康甚至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