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将物理与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设为高考中“六选三”的选考科目后,物理学科选择人数较少引发许多担忧。在有关此问题的公众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观点,有必要加以讨论:
1. 强调物理作为基础科学的地位,以及其广泛应用价值;
2. 质疑高考改革订立赋分标准的具体操作方法;
3. 认为理科教育乃中国基础教育之优势,不可盲目效仿外国而放弃之;
4. 质疑设置选考科目、赋予学生选择权利本身的必要性。
其中,“知识分子”上周刊发《不应该给的选择权|两位留美学生对浙江新高考物理报考人数下滑的思考》一文,集中体现了这四种观点,不妨以其为例,分析其中的可取之处和谬误。
一、如何理解物理学习的基础地位
《思考》一文中提出,所有学科同等重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接着提出:1、“所有学科都有价值,但是应用范围和社会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物理学应用广泛,而历史“应用范围很窄”;2、学习物理有助于学习许多交叉学科;3、在结束高中教育后学习人文社科的阻力小于学习理工科。
纵观这一部分,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至少在高中教育中,物理比其它一些学科,特别是人文社科,更为重要。无人否认物理学的重要性:它是一门理论优美、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但物理重要,不代表其它学科不重要。在比较物理学和其它学科之间的重要性之前,我们首先要问,做这种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二、高考改革的困难
这种理想化的安排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三种困难:其一,必修教育质量偏低;其二,学生缺少足够判断力来进行选择;其三,学生的多元选择最终必须被转化到一元化的高考分数评价体系之中。但对这三种困难的解决方案,不是如《思考》作者所言,彻底放弃高考改革,或放弃赋予学生选择权利与空间的尝试。
相反,其解决方案是进行更大幅度的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课程设计水平、改变评价体系,最终目的是发展一种以人为本、尊重和鼓励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三、反对意见:多元选择与美国式教育的失败由此观之,按照目前改革思路,长远来看必须实行一种多元化的选择—评价体系,对应于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长期以来,这种观点引发很多争议,反对者常常聚焦于美国实施的大学入学申请制度与高考的对比。
常见的观点是,美国式大学入学评价体系强调活动、个人品质甚至体育等非学术因素,造成了学生在学术上,特别是数理方面的失败。这似乎也是《思考》一文作者的观念。要看到这种观点的谬误,可以从三方面思考:其一,分析美国式教育失败的内在原因;其二,提出实施多元化选择—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应实施美式多元化评价体系;其三,认识到在教育阶段中学生自主选择的重要性与内在价值。
四、创造更好教育的可能性:路径而非结果
诚然,浙江的改革尝试,在操作层面有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朱邦芬院士的文章是深有道理的。但正如朱院士所指出的,不能因操作上的问题,而否定改革创设多元选择空间这一动机。在传统高考制度下,学生选择机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以至于人们能够坦然接受选择权是“不应该有的”。
为什么要创造多元选择的空间?出于一种朴素的保守主义,人们有时会重视变化带来的新问题,而忽视已经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是,以应试为导向,以文科或理科为中心的主导力量持续太久、太强大。文理分科的教育,忽视了对文科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理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使得社会科学在其中几乎完全没有位置。不但如此,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还片面强调知识带来分数、帮助升学、实际应用等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知识的内在价值。
这是一种缺少反思的教育。它造成的恶果是,大量学生缺少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而鼓励选择的教育,则是一种鼓励反思的教育。选择的前提是反思一系列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学科?这个学科的出发点是什么?我学习它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当然也有:这一学科就业前景如何?为了学习它,我是否需要学习其它一些学科?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科的性质与自身的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通过知识实现自己目标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