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观测到的双中子星合并引力波事件,开启了多信使天文学新时代。对于宇宙学家来说,双中子星合并事件还有一项重要意义:对于哈勃常数,或者说宇宙膨胀的速率,宇宙学家此前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即使是最精确的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也相差甚远。而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或将为这个宇宙中最大的矛盾投出关键性的一票。
宇宙中最大的矛盾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首次证实宇宙是在膨胀的,也因此说明了宇宙有一个开端。在此之后,科学家就一直在热切地争论宇宙的膨胀速率。宇宙膨胀速度反映了宇宙的组成(物质、暗能量和辐射会以不同的形式影响宇宙的膨胀)和宇宙的年龄,所以哈勃常数对于理解宇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直至今日,对哈勃常数的测量却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即使是两种最精确的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也有8%的差值。
来自芝加哥大学科维理研究所的宇宙物理学家Dan Scolnic说,这是“宇宙学中现有的最大矛盾”。测量结果的不匹配暗示,或许宇宙学家忽视了某些影响宇宙演化的重要细节。但是要确定真实情况,他们需要对测量手段进行独立检验。而LIGO和Virgo探测器联合探测到的双中子星合并,也许就是确定哈勃常数所需的独立检测。
三种方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双中子星合并、宇宙距离阶梯)各自测出的哈勃常数
在膨胀的宇宙中,越远的天体,退行速度越快。哈勃常数给出了天体的退行速度。埃德温·哈勃自己估算得出,一个星系与我们的距离每增加百万秒差距(相当于330万光年),其退行速度会增加500km/s。这是一个很粗略的估计;到70年代,天体物理学家认为,每百万秒差距的退行速度变化大概是在50km/s或100km/s,这取决于他们的计算方法。当误差被排除在外时,不同方法求得的数值大概都取在中间值。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哈勃常数的争议又被重新提及。这一次,双方的数值分别是67和73。
73.2:距离测定难题73这个更大的估计来自于对大量天体的观察,天文学家估算了每一个天体的距离和退行速度。通过观测恒星和星系退行产生的红移(距离越远,辐射波长越长,在可见光波段颜色趋于红色的效应),是一个相对容易的办法。
对物体受附近天体引力影响导致的“本动速度”进行校正后,就只剩下由于宇宙膨胀导致的退行速度。Daniel Holz,来自芝加哥大学,同时也是LIGO项目的成员,建立了通过中子星合并来测量宇宙膨胀速率的方法。然而,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计算哈勃常数所需的另一重要参数——天体距离的测量更为困难。为了估算天体的距离,天文学家通过建立“宇宙距离阶梯”,用已有的级来校准更远的。
他们从用视差的方法(恒星一年中星轨的视运动)推测天体与银河系的距离。通过这一信息,天文学家可以推断造父变星的亮度,这一亮度可以被用来当作“标准烛光”,因为它们发出的光强都是固有亮度。天文学家首先定位临近星系的造父变星,然后用它们来计算星系有多远。随后,通过造父变星校订比标准烛光更明亮、在更远的星系之中也能看见的Ia型超新星。每一级的校准都会伴随非常大的计算误差。
在2016年,一支由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领导的,名为SH0ES的团队用宇宙距离阶梯的方法,将哈勃常数以2.4%误差限定在了73.2。
67.8:从早期宇宙推演然而,在这一论文发表的同一年,一支大型团队通过普朗克望远镜观测早期宇宙,计算得到现在的膨胀率是67.8,误差范围在1%。
普朗克团队是通过来自宇宙早期的微光,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进行推算的,CMB揭示了大爆炸38万年后的这一临界点,宇宙是什么样子的。CMB的快照描绘了简单、几乎光滑的、由等离子体填满的早期宇宙。不同波长的压力波在等离子体中扩散、压缩和伸长,导致了不同尺度下的微小的密度变化。
在由CMB记录下来的这一刻,特定波长的压力波恰好波动到了幅度为零的平衡位置,短暂地消失了,在它们对应的尺度上制造出了平滑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同时,其他波长的压力波会刚好在这一个时刻达到峰值,最大程度地伸长和压缩等离子体,在它们对应的特征尺度上制造出最大的密度起伏。这些在不同的尺度上产生密度变化的峰值,可以由普朗克这样的卫星观测到,并被绘制成“CMB功率谱”,记录下早期宇宙几乎全部信息。
尤其是哈勃常数,可以通过峰值之间的距离进行重建。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Leo Stein解释:“这是一种几何效应,宇宙膨胀得越厉害,就有更多来自CMB的光会随着膨胀弯曲,在我们看来相邻峰值会变得越近。”
测定哈勃常数的新方法?中子星合并事件的突然出现,有可能为这场争论投出决定性的一票。
麻省理工学院的Holz和Scott Hughes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阐述到基于Bernard Schutz 20年前的研究,两颗相撞的恒星可以视为标准信号。它们的碰撞会产生剧烈的时空起伏,并且不会被气体或尘埃遮挡。
因此,引力波携带了展现碰撞强度的干净信号,这可以使科学家直接推测出我们与信号源的距离,“这里没有宇宙距离梯度、没有尚未被充分了解的宇宙学校准,你直接听碰撞产生的声音和其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直接得知声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Holz解释说。因为天文学家还可以检测到中子星合并产生的电磁波,他们可以通过红移算出合并中子星的退行速度。由退行速度除以距离就是哈勃常数。
仅仅根据第一次中子星合并事件,Holz和上百位合作者计算出哈勃常数在70(±10)km/s每百万秒差距。(最主要的不确定度来自于中子星合并时相对于LIGO探测器的朝向,这会影响到测量到的振幅。)Holz说:“我认为大概是纯运气,我们恰好算到了此前两种方法的中间值,我们的计算值可以轻松地从其中一个值跳到另一个。
”随着之后几年中,更多的标准信号被探测到,对哈勃常数的测量精度也会稳步提升,尤其是LIGO一直在升级它的敏感度。Holz表示:“大概再有10次类似于这样的事件,我们就会将误差降到1%”,虽然他强调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而且具有争议的估算。Riess认为大概需要30次事件会达到那个误差范围。Freedman说:“我相信该手段有可能改变宇宙学研究的现状,而改变什么时候会出现?天体退行的速率究竟是多少?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当更多的标准信号发出声音,它们会逐渐决定,基于早期宇宙演化得出的膨胀率是否正确。Holz十分兴奋地表示:“过去的十年间,我一直致力于这张图表的绘制:由标准信号测量得到的哈勃常数。我将要做成我的哈勃常数图,它会是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