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不是马,它们是地球上最浪漫、最呆萌、最奇特的鱼类。一提到海马,估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中药店或海味店里那些黑黑的或者黄黄的,长得十分古怪,被拿来当作滋补品或药材买卖的东西。但是你知道吗,海马其实是地球上最浪漫、最呆萌、最奇特的鱼类,而不幸的是,它们正在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逐渐濒危。
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鱼类的统称。海马属的属名Hippocampus是由两个希腊文hippos和campus演变而成的,翻译过来很有意思:hippos译为马;campus译为海中怪兽,加起来就是长得像马的海怪。这个名称其实还是受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因为,海马(seahorse)在古希腊神话中被描述为海神的坐骑。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海马多达42种(目前还有将近6种海马存在争议),中国是世界上海马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共计有14种之多,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这些海马属的物种,的长相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所有的海马,都有一些形态上的共性:酷似马一样的头部,有着鱼类共有的特征——鱼鳍(虽然仅背鳍和胸鳍较为发达),有一个像新大陆猴一样用于抓握物体的尾巴,而最奇特的是,公海马还有一个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
所以,海马绝对可以评为海洋中的“四不像”。
海马的头部最有特点,除了拥有如同吸管一样的吻,头顶有头冠,以及脸颊两侧有颊棘之外,有些种类的海马,两侧鼻孔中间还会长出一根像独角兽一样的鼻棘,眼睛上面还会生出一对眼棘。这些特征在不同种类的海马身上会体现得不太一样,往往被用作为快速鉴定物种的依据。
海马在海洋鱼类中只能算是小型鱼类,它们中最大的个体也仅能长到35cm左右,如澳洲大肚海马(H. abdominalis)和克氏海马(H. kelloggi),后者在中国是有分布的,因为长得又高又俊,可以算是海马家族里的“高富帅”了。
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两千万年。不过,海马家族中也有长得非常袖珍、且十分呆萌的种类,比如巴氏豆丁海马(H. bargibanti),它们的成年个体通常不超过2cm。
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成为了微距水摄爱好者及潜水员追捧的明星动物。海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2000多万年以前,起源地在现在的东南亚至澳洲北部的水域。与海马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一类叫做“拟海马”的海龙科鱼类,它们两类最大的区别在于:海马的头部与躯干是可以弯曲的,而拟海马则不能和躯干有很高程度的弯曲;海马是直立的,而拟海马是趴着的。
它们身上有五项特异功能。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海马除了长相奇特之外,它们还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性。1.雄性海马会怀孕生宝宝。这可是自然界中绝无仅有的。公海马的腹部与尾部之间有个类似于哺乳动物子宫一样功能的育儿袋,这可比袋鼠的育儿袋管用多了,因为它不仅为宝宝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而且还供给营养。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是一个未解之谜。2.海马都还是厉害的伪装大师呢。
有些海马长着形同藻类的纤维丝,有些能特化出如柳珊瑚一般的肉瘤状的棘刺。它们通过模拟周围环境的形态来伪装自己,达到深度潜伏的目的。3.海马的左右眼可以像变色龙那样独立活动。它们可以一只眼盯着从身边游过的浮游动物,另一只提防着周边的天敌,而且,它们的视觉范围是360°无死角、全景式的。4.海马有着高度灵活的尾巴。海马的尾巴断面是呈方形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保护作用。
近期,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海马尾部这种经过几千万年进化所形成的独特构造,不仅高度灵活,而且通过肌肉组织和外部骨骼的完美协调,能够对内部脊椎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一发现已经给设计制作机械手臂及机器人的工程师们极大的启发。5.海马是世界上唯一直立游泳的鱼类,而其他鱼类都是“趴着游”的。
因为海马属于定居性鱼类(说通俗一点,它们很宅),主要是通过伪装潜伏来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所以游泳并不是它们所擅长的技能。它们是靠背鳍和胸鳍作为直立游泳的动力,泳姿很美很悠闲,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水中漫步或者跳舞一般。
它们总被很多海洋动物欺负。海马是海洋中的绝对弱势群体。
它们的主要食物是一些很小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和虾类,而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它们张口的大小和营养的需求一直在改变,所捕食的对象会不断变化。因为海马不擅游泳,而且防御能力有限,它们成为了很多海洋动物捕食或误食的对象,包括海龟、鸬鹚、鳐魟、沙丁鱼,甚至连螃蟹、贝壳、海胆等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低等无脊椎动物也会欺负它们。
为了避免被欺负被吃掉,海马在遇到天敌的时候会有三种不同的应对策略——隐蔽躲藏、装死、傍大腿。看,它们还是很聪明的。
海马们是世界上最专情的鱼类。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鱼类都不是一夫一妻制的,而海马则不同,通常都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而且它们有着独特而复杂的“婚恋”行为和习惯。首先,因为海马自然情况下分布都很稀疏,一般100m×100m的空间内只有不到十只海马,因此,成年海马要想找到合适的伴侣并不容易。
如果一对体型相当的成年海马在野外邂逅,它们会在一起“跳舞”,建立亲密关系。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它们每天都会在第一次相遇的地点约会,约会的时间通常选在晨曦微露的黎明或者月明星稀的傍晚。在周围静悄悄的环境下,公海马和母海马会一起“跳舞”,有时候尾巴还会缠在一起,如同人类手拉手一般,这样的画面十分的有趣而浪漫。
在建立了亲密关系之后,母海马会在合适的时间领着公海马游到水层中完成交配,把卵子排入它的育儿袋中,最后再由公海马对卵子进行受精并哺育成幼崽。大约需经过9~45天的怀孕期,海马爸爸才会把宝宝生出来,通常每胎有2~2000只幼崽,但它们中能够长大成年的小海马,比例并不高。
自一出生就注定要去流浪。刚出生的海马幼崽,通常只有蚊子般大小,但却要开始独立生活了。
在出生后的2~8周内,它们会随着海水漂流,以便扩散到新的栖息地中。在此过程中,它们会选择“抱团”,用尾巴勾住一些水层中的海草或海藻。通过这种搭顺风车的形式,它们不仅能节省体力(因为它们游泳能力还很弱),还能迷惑天敌。但尽管如此,漂流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海马幼崽因为饥饿死去或被其他动物(如鸬鹚、企鹅、海龟、金枪鱼等)吃掉。
海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通常只生活在水质较好、栖息地相对复杂健康的海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群落以及水质优良的河口及写湖区。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冠海马(H. coronatus),它因头冠比较发达而得名。
这是一种仅生活在温带水域的海马,在我国最早被记录于上世纪末(《黄渤海鱼类志》1994),发现于渤海湾,但是近十多年来没有可靠的来源证明它们再次被发现过,这极有可能与渤海海洋污染及过度捕捞密切相关。海马的消失,就是在警醒人们海洋环境的恶化。
海马种群的现状令人担忧。
由于海马自然繁殖力很低,对栖息地健康状况要求苛刻,因此在底拖网为首的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压力之下,海马家族现在正面临着严峻威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公布的濒危物种名录中,目前已经有14种海马是已知受到威胁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也在2004年将海马正式列为需要进行严格管制的国际贸易对象——海马也是首批被列入该公约附录II的海洋鱼类。
中国作为该公约的成员国,也在2005年颁布了法令,海马自此被视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有的野生海马都禁止非法捕捞、杀害或买卖。据可靠消息,新修订的国家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名录已经正式把海马属所有物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名录不久将对外公布,这表明国家政府已经对海马保护有了足够的重视。
它们的命运掌握在人类手中。虽然海马早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而且据国际权威机构Project Seahorse的调查研究,在过去十年里,中国海马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75~90%,尤其是在南方省份所管辖的海域,海马的非法捕捞问题较为突出,经常可以看到野生捕捞上岸的海马被公然买卖。如果再这样置之不理,可能十年的时间,这群可爱呆萌的鱼类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保护这些受威胁的海洋生物,需要我们人类有更多在行为上和意识上的改变。
中国的很多家庭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对吃的东西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不能因此就把手伸向濒危野生动物。要知道,我们有13亿多的人口,我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将会对全世界的濒危野生动物产生极大的影响。海马正是由于长期以来被中国人作为滋补品或药材食用而诱导了渔民去捕捞。
要知道,这种行为带来的恶果,就是我们原本可以引以为傲的、多样而丰富的海马种群,现已很难在我国的近海海域看到了,也许在菲律宾、泰国等地才能觅见它们的踪迹。
讲到这里,我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1)不食用或购买野生海马及其制品;2)减少或避免食用虾蟹以及野生的底栖鱼类(如石斑鱼、比目鱼),因为这些物种都是通过底拖网捕捞的;3)向当地有关单位举报非法捕捞及买卖、食用野生海马的行为(如果是微信朋友圈发现了,向企鹅爱地球举报;如果是网上发现了,可以向当地的网信办网站举报;如果在渔港码头或海味店发现,向当地渔政执法部门举报);4)宣传海马保育知识,让更多人参与海马保护的公益活动中来。
此外,你还可以加入全球海马保育的行动网络iSeahorse(网址:iseahorse.org),与全世界的人分享你在野外拍到的海马照片。让我们了解更多海马保育的故事,和更多身边人讲述海马的故事,与我们一道拯救这些被人遗忘的濒危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