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两代女建筑师:林徽因、林璎。1948年,当33岁的林桓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留学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像一座桥梁,传承了家族的艺术基因。
33年后,1981年4月,他的女儿、21岁的林璎在全美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中赢得第一名,惊喜之后,却引来种种非议,包括她的华裔身份;当年10月的一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的宴会中,林桓第一次向女儿讲述了家族故事,包括她未曾见过面的政治家祖父林长民、建筑师姑姑林徽因、姑父梁思成。林桓说:“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强、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
1948年9月,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2月,他和妻子林徽因决定不到台湾或美国,而是留在北平等待解放,他当时说:“共产党也是中国人,共产党也要盖房子。别的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们不会像国民党那样腐败贪污。”林家两代女建筑师后来的命运迥异。
1987年,由梁思成、林徽因领衔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却在北京古城保护方案的巨大分歧中黯然离去;21岁的大学生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举成名,2016年,林璎获美国奥巴马总统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林家的两位天才女子,在时代转折之际,因各自不同的选择承受着不同的命运:林徽因——鸣而逝,林璎——鸣而生。
林徽因1904年出生,年少聪慧懂事,深得父亲和长辈们的喜爱。幼年时,父亲长年在外,她和一群表兄弟住在杭州祖父的大院里,大姑母是她的启蒙老师。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爱到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在时,由大姑母督促。从六岁开始,林徽因开始代笔为祖父给父亲写家信。在她七岁那年,父亲在给她的一封回信中写道:“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
林长民1902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09年回国,曾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被推举为众议院议员、秘书长,1914年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1917年7月至11月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之后徐世昌总统府内外交委员会议事务长。1916年,12岁的林徽因随家人到北京,就读于私立教会学校培华女中。1919年5月4日,一场震惊中国的学生运动爆发,影响了林徽因的成长之路。
梁启超和林长民是这场运动的点火者。
1920年,林徽因随父往欧洲大陆旅行,先后访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在英国伦敦,林徽因入圣玛丽学院读书,受建筑师房东的影响,她热爱上了建筑学。在这里,她遇见了文学和文学家、哲学和哲学家,诗歌和诗人,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好友徐志摩,她的艺术、文学的天分被激发。在三年后的留学选择中,她决定学习能将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建筑学。
1924年初,20岁的林徽因和23岁的梁思成决定赴美国留学。林徽因在美术系学习的同时,选修了几乎所有的建筑系课程。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一本中国古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但这本精美的巨著,对两人而言却是一本无法读懂的“天书”。1927年秋天从宾大毕业后,林徽因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计,梁思成入哈佛大学人文学院学习。
林璎1959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雅典城,父亲林桓是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陶艺家,母亲张明晖是文学教授、诗人。1977年秋,18岁的林璎考入耶鲁大学建筑系。在这里,她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向一位知名建筑设计师的蜕变。1981年4月,由八位建筑题和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选的1421个参赛作品中,第1026号作品脱颖而出,它的设计者正是耶鲁大学学生林璎。
林璎的设计方案极为简洁,然而获奖设计方案一公布,却引起极大的争论,包括部分越战老兵、国会议员、报纸评论家,对这一设计提出强烈批评。21岁的林璎,初生牛犊不怕虎,走上国会参议听证会讲台,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设计。
自从21岁因越战纪念碑设计一举成名天下知,林璎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她知道想要什么。在三十多年的事业生涯中,她设计了一个个经典之作:1988年设计的露天和平祈祷台、1989年设计的民权运动纪念碑、1993年设计的妇女之桌等。林璎深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2000年,她出版一本自传《边界》,在书的扉页,她将此书献给自己的家庭和对父亲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