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物理”成为浙江新高考施行一年后出现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两位留美本科生的思考,他们提到综合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值得引起高考学生重视,并进而认为新高考设计的给考生选择权的改革导向可能有问题,将会弱化国家发展的人才基础,现有的赋分法补救措施也并非治本之策。
选择权到底该不该给?理科考生和文科考生、全才学生和偏科怪才的答案也许不尽相同。赋分法补救措施是否有效?政策层的制度设计也值得充分讨论。
最近浙江高考改革调整完善方案发布,为保证物理选考人数,浙江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用赋分法对高考分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时,如果物理选考人数少于6.5万,以6.5万为基数来计算赋分,以解决恐慌性放弃选择物理科目的问题。
事情的缘起是浙江2017年新高考第一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大约8.9万人,占考生总量的35%,在所有学科中,位居第六位。2018届考生,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至7.4万人,仅占30%,因为基数小,考生在赋分法中得高分的几率降低。
物理学科作为除数学、语文外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遭遇这样的尴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警醒。表面上看,选考物理学科人数下降是新高考赋分法遭遇功利主义算计,本来希望给学生选择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但学生与家长选择的却是能拿高分的。
此次高考改革,主导思想之一就是学习美国的所谓多元化发展,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和选择权,最突出的就是考试科目的变化。3+3模式,语数外必考,剩余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科目选择(浙江有一门“技术”)。不难看出,这个方案跟美国的SAT和SAT2很像。
我们认为这个改革思路不是明智之举。自选3门的前提是建立在所有学科同等重要,学生会根据自己学习兴趣理性地选择报考科目。但是这两个假设都不成立,我们想从学科本身的差异和我们的实际经历两个方面来论述说明。
一、学科的差异和发展
我们认为不能过早的让学生自由选高考科目。未成年人之所以需要被保护是因为他们不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做出为自己负责的选择,而一个普通高中生没有足够的经验做出最符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判断。
1.所有学科都有价值,但是应用范围和社会需求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文学科,比如历史,应用范围很窄。这个领域的社会需求集中在很小一部分受过专业训练的历史学者和中学老师。
成为能产出新知识的学者需要漫长的培养周期(读到博士),需要掌握一系列应用范围很窄的专业技能(比如考古,阅读古籍的能力,掌握与研究领域相关的语言)。对于一个高中或者本科毕业就工作的人来说,他所学的历史知识不会对职业发展有太多帮助。相比之下理工科的应用范围和社会需求很大,从教授、高新技术公司科研人员、工程师到普通程序员、中小学教师等,这些学科应用很广。
2.缺乏物理学知识,将在当今以交叉学科为前沿发展方向的领域,错失发展机会。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其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与影响深远。譬如,量子计算既需要计算机科学来构造算法,也需要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来制作相关硬件;可控核聚变看似是一个传统物理问题,但也需要超级计算机进行模型构建与模拟。看似纯靠实验的生物化学方向,一个极热门的材料——石墨烯——其制作也是物理学家一点点用胶带粘出来的。
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各基础学科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以前受限于计算能力而无法在更复杂的生化系统应用的物理模型将大幅度提高实验科学的效率与准确率,从而达到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整体性提升。
文理交叉也是社会科学前沿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利用计算机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复杂运算或者处理大数据来进行研究的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和网络科学等领域发展迅猛。这个方向几乎包括了所有社会科学,比如计算心理学、计算社会学、计算政治科学,计算经济学、计算语言学、计算认知科学等等。
3.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不同,理工科知识学习更需要知识基础和循序渐进。
理科的知识是树状的,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物理背景和数学工具的根基之上。而人文社科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并不紧密。因此人文社科再学习的阻力远远小于理工科。你高考是理科,上大学转学人文社科专业问题不大,甚至很有帮助;但是你高考是文科,缺乏理科基础,深入学习自然科学、计算机和工程的难度很大。这也是国内高校很多理工科专业不招文科生,但大量社科专业却文理兼收的原因。
二、笔者的个人体会
本文第一作者陈健坤目前在读大三,选了历史与社会学两个专业。我属于比较幸运,父母一直尊重我的想法,除了强烈建议我不要放弃数学的学习,没有强制让我学习什么专业。我上大学以后完全跟着兴趣走,一上来就确定要读历史专业。大一下凭兴趣选修了古典社会学理论,并对这个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我上的社会学课程越多,越意识到自己理工科基础知识薄弱,导致我无法跟进社会学发展的前沿,很难做出高质量研究。
为此我又读了统计科学专业。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制定高考改革等教育政策时,要全面思考现今的中国更需要什么人才?什么才是对学生长远发展最为有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应该过度强调学生的选择权,因为这样,于国、于己都是一个双输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