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极寒·描绘生命奇迹——塞罕坝今昔

作者: 郭军宁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 2017-12-09

塞罕坝林场荣获“地球卫士奖”,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详细描述了塞罕坝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及其在皇家猎苑时期和现代林场建设中的变化,展示了塞罕坝从荒芜之地转变为绿色生态屏障的过程。

2017年12月5日当地时间21:30(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2:30),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署,来自全球的多家媒体见证了“地球卫士奖”的颁奖盛况。12月6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为世界贡献更多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膺“地球卫士奖”》为题,报道了塞罕坝获奖的消息。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塞罕坝林场荣获“地球卫士奖”,充分反映了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再次证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塞罕坝位于北京北部385千米处,本名为兴安大岭和海喇堪山,大兴安岭余脉。清代初年,它是漠南蒙古喀喇泌、翁牛特两部族的游牧地。蒙古族人认为这是神灵之山,不可直呼其名,又因这里风景如画美得惊人,所以称它为赛堪达巴汉。赛堪是美好、美丽的意思,达巴汉是高岭、高原的意思,意即美丽的高岭。后来蒙汉合璧,转音为塞罕坝。康熙皇帝登基时面临着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

蒙古准噶尔部不仅兼并了蒙古族大部分部落,还大兵压境威胁北京。在准噶尔身后,又有虎视眈眈、极力扩张的沙皇俄国。康熙皇帝认为,抗击北方异族入侵,长城是靠不住的。1677年,康熙在巡幸塞外时看中了塞罕坝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汉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前沿阵地。

1681年,他再次来到这里,以“藩王敬献”的名义,向蒙古族喀喇泌、翁牛特两部族要来了伊逊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再加上伊逊河以西的原属清王朝的土地,构成了阔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皇家猎苑,并且为之起名为“木兰围场”。

“木兰”在满语中是“哨鹿围”或“哨鹿”的意思,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桦皮或桦木制成。长二三寸,状如牛角形喇叭,用嘴或吹或吸,发生“呦呦”的鹿鸣之声。围场是皇家狩猎的禁苑。康熙设木兰围场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行围习猎,而是“肄武绥藩”。“肄武”即通过狩猎训练八旗士卒,加强战备,准备抗击蒙古族准噶尔部落和沙俄入侵。“绥藩”即加强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以维护祖国统一大业。

全盛时期的木兰围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松柏蔚然不见天日、泉水清沏曲折如带”,山鸟依人,麋鹿往来,猿鹤相亲,野芳馥郁。然而后来渐渐衰败了。清朝在盛世时即大兴土木,修建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仅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九年的7年中,就从这里伐去古松34万株。到了清末,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慈禧为了弥补国库空虚和维持自己的挥霍,先后于同治元年和光绪二十七年宣布围场开禁,大肆砍伐森林。

从此,美丽的塞罕坝一蹶不振,再加上连年的山火,到全国解放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

1962年春天,国家计委批准:在塞罕坝建立一个林业部直属的全国最大的机械化林场。建设规模150万亩,建设一期20年国家投资3000万元。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决定。塞罕坝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19度,年无霜期只有57天,山高、水硬、天冷。当时就有人对能否办好林场表示怀疑,有的人甚至说,在那里办林场等于把大把的人民币往风沙里扔。

1964年春天,全场200多名技术骨干冒着料峭的春寒,在山上吃住30多天,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展开造林大会战。到了下半年,令人惊喜的消息纷至沓来:当年苗木平均成活率95%以上,且区位在高寒、高海拔,半干旱、半湿润地域。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试验,宣告成功!1964年是林场起死回生的关键年,也是奠定发展基础的一年。

此后,他们铺开广阔的战场,并从每年造林一季发展到造两季林,最多的一年造林8万亩。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昔日的荒芜变成了万顷绿洲。

当塞罕坝机械林场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15年来,林场职工们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二次创业的支柱产业,按照“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思路,在合理规化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已建成中、高档宾馆、度假村100余家,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塞罕坝是华北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客人们夏季避暑观光,秋季摄影写生,冬季狩猎滑雪的生态旅游圣地。百万亩森林遮天蔽日,随着冈峦的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夏天走进这茫茫林海,如同进入清凉的世界。冬天,塞罕坝冰雕玉砌,白雪皑皑,玉树冰花,一派北国风光。在华北最大的天然滑雪场里,马拉雪爬犁,雪地摩托,马拉雪撬等,任由冰雪爱好者们驾驶,飞驰于林海雪原。

春风吹过,百花争艳,无边的绿色演化为壮阔的背景,在绿茵茵的地毯上,点缀起乳白、淡黄、金黄、幽蓝、娇紫、粉红、大红等各种颜色。蓝包包样的是鸽子花,血红血红的是野百合,嫩黄嫩黄的是罂粟花,白中带粉、粉中带紫的是干枝梅。

滦河、阴河、伊逊河、伊马吐河是它无尽的血脉。乘舟漂流顺其自然,树随水转,舟伴树行,悠然自得。这里的湿地别具特色,百万平方米的范围内生长着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才会有的假鼠妇草,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7个湖泊,犹如夜空中闪亮的北斗七星。

由于森林茂密,多年不见的豹子、马鹿、猞猁、免狲、细鳞鱼等动物日益增多,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等飞禽也来这里落户,野生植物更是种类繁多。还有许多人们喜爱的蕨菜、升麻、小黄花菜等绿色山珍,仅蘑菇就有几十个品种。立秋前后是采蘑菇的季节,在雨后湿润的林中,亲手摘到鲜嫩、水灵、白生生的希望小伞,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UUID: adaceed9-eb19-446d-90e9-8caab7e61e9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12-09_冲破极寒·描绘生命奇迹——塞罕坝今昔.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