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蛄,拥有一对螳螂前肢般威风八面的捕捉足,摆开架势颇有“当辙恃长臂”之气度,因此也被称为“螳螂虾”(mantis shrimp)。其中出镜率最高的雀尾螳螂虾,凭借着绚丽浮夸的迷人外表,堪称虾蛄家族里的人气担当。雀尾螳螂虾,正式名称为蝉形齿指虾蛄,虾蛄总科齿指虾蛄属 Odontodactylus 的一种。
因色彩艳丽而出众,它的身体通常由红黄蓝绿为主的多种渐变色彩交织构成,周身散发着珠宝般莹润的夺目光泽。蝉形齿指虾蛄也俗称“七彩螳螂虾”,它的头胸甲前侧缘具有白底黑色或橄榄黄色蜂巢状斑纹,颚足常呈鲜艳的红色,触角鳞片多为橙色,尾端形状和色泽神似雄孔雀美丽的尾上覆羽,因此得名“雀尾螳螂虾”(peacock mantis shrimp)。
雀尾螳螂虾是一种大型虾蛄,体长可达18厘米,身形壮实而肥厚,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包括我国南海。齿指虾蛄属全世界共8种,除了雀尾螳螂虾,我国海域目前已知的另两种分别是日本齿指虾蛄 O. japonicus 和脊尾齿指虾蛄 O. cultrifer。
十足目的“虾兵蟹将”,譬如先前介绍过的黄道蟹、海螯虾和寄居蟹,它们的捕捉足(蟹螯和虾钳)多由第一对胸足特化而来;而虾蛄的捕捉足则是由口附近的第二对颚足特化而成,因此虾蛄属于口足目(Stomatopoda),那对捕捉足也被称为“掠足”。目前已知的虾蛄约180多种,它们通常栖身于泥沙底质浅海,喜欢藏身于岩礁缝隙间或浅坑洞穴里,它们身披铠甲,性情凶猛又机警,是非常不好惹的“海底小霸王”。
虾蛄的必杀技主要来自于那对威武的捕捉足,它们的捕捉足总体分为两大类型:穿刺型(spearing)和粉碎型(smashing)。
穿刺型虾蛄的典型代表譬如大家餐桌上常见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体型最大的斑大琴虾蛄(Lysiosquillina maculata),它们的捕捉足伸展开酷似两把利剑,前端十分尖锐,“剑刃”上排列着倒置的棘刺,这些精于伏击手持双刃的“刺客”,一般猎捕底栖无脊椎动物、小型鱼类等身体柔软的猎物。
它们会在电光火石间掷出双剑,触碰猎物后立即收回,直接刺穿或用棘刺将猎物紧紧锁死。粉碎型虾蛄更是集速度与力量于一身,身处攻击力排行榜首位的雀尾螳螂虾,捕捉足前端指节棘刺基本退化,而基部膨大成锤形,表面覆盖有极其致密而高强度的羟基磷灰石。
这些凶残易怒手握双锤的“战士”,会在1/50秒内,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对目标挥出双锤,打击力度高达1500牛顿(约合153千克),能够轻松轰碎贝类和甲壳动物坚固的外壳。雀尾螳螂虾这类粉碎型虾蛄,通常会猎捕有着坚硬外壳但行动较慢的贝类和甲壳类,它们打击的动作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它们并不会盲目地连续锤击猎物,而是会鸡贼地检视外壳破损情况,并且选择薄弱部位下手。
雀尾螳螂虾偏爱贝类,因为同样打碎一个外壳,贝类的可食部位更多。雀尾螳螂虾的领地意识很强,多数时候会将自己藏匿于洞穴里,还会用碎珊瑚、碎贝壳将洞口封堵起来,只留下适合出入的小口。每每出洞前都会探出敏锐的触角,仔细感受周边的情况。繁殖季节,雌性雀尾螳螂虾巨大的卵巢发育成熟,产卵后雌虾会一直拥抱并守护着这几万枚红红的受精卵直到孵化。
螳螂虾的双眼很特别,分为外围区域、腹区和二者之间的带状区域,中间带状区由水平分布的六排特化的小眼构成,它们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光感受器。螳螂虾可能拥有生物界最复杂的色觉系统,多数甲壳生物只有两种光感受器,人类的双眼有四种,而螳螂虾则拥有多达十六种光感受器,不仅能感知圆形和线性偏振光,还能感知红外线和紫外线。
于是,同一种类的螳螂虾之间,能够依靠体表,诸如触须鳞片或尾部鳞片折射出的,只有同类复眼才能感知的特殊波长的偏振光来进行精准的交流;螳螂虾即使在昏暗或低能见度低的环境里,也能够察觉出其它生物体表折射出的微弱偏振光,敏锐地探测对方的踪迹。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由三种基本色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螳螂虾拥有多达十二种原色的感光系统,或许原因在于,我们有一个非常发达的大脑来处理每个感受器的刺激,而螳螂虾的脑容量很有限,才会演化出如此逆天的精确的感受器,来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