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个讲究叫“避讳”。比如姮娥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改叫嫦娥;观音菩萨原名观世音,在李世民当政时期被迫简化。有一种叫做“薯蓣(yù)”的植物,它万万想不到,自己一个植物竟然也要给皇上让地方——唐代宗李豫在位时,薯蓣被迫改名叫“薯药”。这还不算完,三百年后,宋英宗赵曙继位,这下“薯药”也不行了,又改叫“山药”,连名带姓全改了。
多吃山药会成仙?上面的故事是《本草纲目》里的,但不一定是事实。因为隋唐时期《备急千金药方》中就写到:“薯蓣生于山者,名为山药。”可见隋唐以前薯蓣就被叫做山药了。至于它是否真的因为避讳改名,柯南都不知道,我更不知道。
山药自古就被认为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虚弱的人吃了山药能强筋骨,长精神。甚至还有常吃山药延年益寿,老来生黑发、红气色等等传说。当然,科学地说,即使山药有一些药用功效,作为可以当作主食来吃的食材,必然不会有那么强的力量。不然一顿吃半斤山药,还不得直接升仙?
其实山药主要的药用成分是山药多糖和薯蓣皂甙,在抗心血管疾病和降血糖方面确实有一定作用,甚至对于癌细胞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不过这只是实验室级别的成果,距离“吃了能治病”还远得很。摄入一定的薯蓣皂甙,能给人产生一些兴奋作用,于是有些养生公众号就开始鼓吹山药能刺激性兴奋,特别是“铁棍山药”有以形补形的作用,实在是又污又扯。
薯蓣虽然长得很像薯类,读音又同“芋”,但实际上既不是旋花科的薯,也不是天南星科的芋。薯蓣隶属于薯蓣科薯蓣属,自成一派。薯蓣属有不少种类都有可食用的根,但作为食材,大面积种植的就只有薯蓣和参薯(就是香芋点心里的香芋)。北方多薯蓣,南方则是参薯和薯蓣掺杂。
山药还有一个能吃的部分,叫“山药豆”,小时候经常买山药豆糖葫芦吃,味道跟山药差不多。山药豆并不是山药的果实,而是长在山药叶柄基部的“珠芽”。虽然是芽,但却担负着独立繁殖的重任——一粒山药豆就能种出一棵山药来。
山药可以蒸熟直接当主食吃,可以熬粥,也可以打成泥做各种点心。《红楼梦》里就多次提到了山药做的糕点。山药切块炖汤,无论猪牛羊鸡,都鲜美无比;拿来涮火锅也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切片炒,清淡爽口,还自带勾芡技能,滑滑脆脆,老少皆宜。
如果想清炒,最好不要选择铁棍山药,而炖汤,就最好不用粗大的菜山药。菜山药含水量高,淀粉率低;铁棍山药的淀粉含量高达15%,而且含水量很低。所以铁棍山药一炒就碎,而菜山药容易怎么炖都炖不烂。另外,很多人对山药“过敏”,处理山药后皮肤又痒又麻。那是因为山药里含有皂角素,刺激皮肤。解决方法很简单,皂角素怕酸怕热,山药削皮之前稍作蒸煮,或者在皮肤上抹点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