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的故事:地下工作者的奇妙生活

作者: 沙漠豪猪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7-11-24

本文详细介绍了鼹鼠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比动画片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鼹鼠,揭示了鼹鼠作为地下工作者的独特适应性。

堵住鼹鼠的一个鼻孔,它就找不到北了!这是一个年龄鉴别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电视台里播放过一套捷克斯洛伐克动画片《鼹(yǎn)鼠的故事》。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应该还有不少大朋友/老朋友,依然记得动画片里的主角:那只拿着小铲子的鼹鼠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鼹鼠的故事。鼹鼠,一般是鼹科动物的通称。它们属于劳亚兽总目鼩形目,和同样以“鼠”为名的啮齿类亲缘关系甚远。

我们平时说的老鼠是啮齿目的动物,归属于灵长总目,从系统学的角度来看,鼹鼠和老鼠的亲缘关系,比人和老鼠的亲缘关系还要远一些。鼩形目和啮齿目虽然亲缘关系不近,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包含的物种数都非常多,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啮齿目物种数排第一、鼩形目排第三。好消息是鼹科在鼩形目中算是个小科,只有五十多种,但它们的足迹却也遍布世界各地。欧鼹和鼹科大部分成员一样是地下工作者,身体结构十分适应地下生活。

欧鼹全长不过十几厘米,四肢短小,也没有支棱出去的大耳朵和大尾巴,在地洞里爬行时候不会有额外的阻碍,远看就像一个子弹头。光外形还不够,欧鼹的毛也是地下特化型,黑褐色的皮毛有着天鹅绒一般的质地,曾经是十分昂贵的皮草原料,安徒生的童话《拇指姑娘》中也描写鼹鼠具有“皇后都没有的黑天鹅绒袍子”。

动画片里的鼹鼠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这其实是艺术的夸张,如果把它像安徒生童话里那样描绘成瞎子的话,恐怕小朋友们会拒绝看下去。欧鼹的眼睛很小,藏在皮毛之下,视力并非全盲,但也只是能分辨明暗的程度。很多视力不好的哺乳动物听觉都还不错,可欧鼹不是,它们没有外耳,只能听到一些低频声音。鼹鼠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嗅觉。在针对同科亲戚美洲鼹的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美洲鼹具有立体嗅觉。

就像人类依靠双目构建立体视觉一样,它们可以利用左右鼻孔闻到的微弱气味差异感受立体空间来定位食物位置。如果堵塞了一个鼻孔的话,定位就会不准。虽然目前并没有人对欧鼹做这样的实验,不过从它们能在地下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食物的行为来看,很可能也具有这样的能力。欧鼹灵敏的嗅觉对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取食。在自然环境中,他们主要的食物就是蚯蚓、蛴螬(鞘翅目昆虫的幼虫)等土壤动物。

为了满足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每只欧鼹每天需要进食相当于自己体重一半的食物,觅食过程可以说是争分夺秒,必须能在土壤中准确地找到猎物才行。定位了猎物的位置后,就需要赶过去吃掉,在地下移动,靠的是挖洞。在动画片里,鼹鼠总是拿着小铲子在地里挖来挖去,在田里搞出一个个小土丘,搞得农夫火冒三丈,现实中的欧鼹挖洞当然不会拿铲子。

鼹鼠的前爪是挖掘的主要工具,五个趾甲背面弯曲而光滑,形状就像铲子一样,强壮的后肢和尖锐的后爪可以帮助它们在掘洞时向前推进。欧鼹掘洞的速度相当快,只需要几十秒就能从地面上完全遁去身形,它们挖洞的动作是用前爪向外扒拉,挖出的土会在手掌的阻挡下自然滑落到身体两侧。有不少农民和园丁都不喜欢欧鼹,认为它们挖洞会影响到农作物和花草的生长。

其实鼹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大,相反,因为它们的活动松动土壤,让植物根系接触到更多的氧气来进行呼吸。一些优质的陶土也是在鼹鼠们的活动下形成的,而且它们也还是食物网中的重要一环。鼹鼠们顶多也就算是个偶尔捣蛋的好邻居,土丘是有点有碍观瞻,但是完全不必赶尽杀绝。

UUID: e88bc3ed-6eef-46e3-84ce-bf7b771e755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11-24_堵住鼹鼠的一个鼻孔,它就找不到北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