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气预报员”到“科普人”:对天气察言观色,向百姓嘘寒问暖

作者: 朱定真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7-11-15

本文介绍了朱定真从天气预报员到科学传播人的转变过程,强调了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文章还提到了朱定真在科普工作中的成就和挑战,以及他对未来科普工作的展望。

在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党委共同指导下,首都互联网协会媒介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果壳网共同推出“我在科普·十九大时光”专栏,组织一批科普界一线实践者,以自身经历和体会,展示科普战线上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砥砺奋进的发展状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互联网+科普”并非互联网和传统科普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互联网与新时期科普规律加成后的创新升级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科普行业进步的一个标志,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广阔的容纳度和更前沿的敏感性,更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的生动体现。

我与媒体结缘始于1992年。

那一年我到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做访问学者,正好碰到美国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台风(在美国叫飓风)“安德鲁”正面袭击我当时所在的城市迈阿密。我亲眼看到了台风登陆时昏天黑地,火球四起,雷达被掀翻,汽车上墙的景象,也注意到在特大灾害面前新闻媒体的作用。

当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门辟出一块场地,给媒体用作新闻区;记者就睡在我们办公室的地上,台风专家不时地在那里向记者发布信息,记者则通过电视、电台传达给大众:目前台风中心到哪里了、风力有多大、大概多少时间影响到某个地方、人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和位置撤离等等。

当时,电视里其他节目都停播了,只有台风消息被不停地跟踪报道、滚动播出……其实那一次事先预报的台风路径并不特别准,但是后面的服务跟上了,电视台、电台的连续跟踪报道及时弥补了预报的不准确,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回国后不久,我走上了业务管理岗位,作为分管预报业务的副台长,常常要接受媒体采访。

刚开始面对媒体的时候,我说的是“天气会商”时用到的专业术语,比如“副热带高压”“江淮气旋”等专业词汇。可是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听不懂,一遍遍地反复追问,我也只能反复解释。后来,我试着“换一种花样去说”,不用专业术语,而是改用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效果大大改善了。

逐渐地我相信,科学传播就是在保持科学性的前提下,与传播需求相互妥协的过程,科学家要扔掉专业词汇,采用深入浅出的通俗语言,把科学知识真正的传播出去,让大众理解和接受。这大概就是我进行科学传播的第一步。

气象服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预报工作做到防灾、减灾,所以气象的预报、预警信息只是单纯地传播出去是不够的,还要让公众在得到信息的同时,可以理解其内容,懂得如何去使用,这就是我们做气象服务的宗旨。如何将科普理念融入日常气象服务中,让公众更好地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理解信息,从而达到有效防灾减灾的目的,既是我从事气象工作多年来一直考虑的问题,同时又是激励我进行科学传播的动力。

不得不说,进行科普工作并不容易,最突出的困难就是时间不够用,不仅策划影片、进行讲座这些科普工作本身耗费时间,其背后的准备工作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持续地进行科普需要科学传播者持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仅要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跟得上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传播技巧,掌握最新的传播途径,甚至还需要了解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等。

例如,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我们常常要狙击各种各样的谣言,这时我们不仅要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辟谣,同时为了真正做到把谣言“拧”过来,还要分析为什么大众会对谣言感兴趣,考虑通过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辟谣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多年的科学传播工作转化成了丰硕的成果。

我任总策划的大型科普影片《变暖的地球》和《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分别获得了第28届、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被翻译成四种语言,在历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播放;我个人在2015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还在2016年获得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这些奖励和荣誉让我知道自己的科普工作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也激励我继续前行。

UUID: eddeb4e7-0a10-4ca7-9034-873f665de74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7/2017-11-15_从“天气预报员”到“科普人”:对天气察言观色,向百姓嘘寒问暖.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