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谈谈我对批判性思维朴素的理解,因为我没有能力从学理上谈。批判性思维和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批判性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然后是批判性思维与理性,就我朴素的理解,批判性思维需要基于理性;第三个话题是批判性思维与存在,存在是一个哲学话题,我们需要从人的存在的高度,理解批判性思维。第四个是批判性思维与科技,尤其在启明学院,以工科学生居多。
我们讲创新教育也是希望把批判性思维融入科技知识学习、创新活动中等等;最后一个话题是批判性思维与教育。以上话题都与我们相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请看他的话,“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批判性思维,包括当时对资本主义世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没有批判性思维实际上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西方学者都给予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高度评价。
理性这个概念由西方学者最先提出。
亚里士多德讲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加是人;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批判性思维肯定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批判性思维必定要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如果批判不讲逻辑,那批判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我们还需要独立自由的精神,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技能,实际上也彰显了某种人文精神。西方学者提倡的理性也有值得我们借鉴汲取的东西。
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里我主要从技术与存在的关系去说明批判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敖德嘉·加塞特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称作‘技术’的最基本的事实只是起于如下奇怪的、戏剧般的、形而上学的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实在——人和世界——以这样一种方式共存,即二者之一(人)要在另一者(恰恰是‘世界’)中建立‘超世界’的存在。如何实现这一点的问题——类似于工程师的问题——正是‘人的生存’的主题。
” 人的存在当然和世界的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不可能脱离客观世界而存在。但有意思的是,人总是试图要在他所依存的客观世界中间去建立一个超世界的存在、超自然的存在。
在批判性思维与存在那一段中,其实也说到与科技的关系,这里再从另外的角度说说批判性思维与科技的关系。这和我们联系得很紧密,其实对科技中间的某些知识,我们经常需要一些质疑、否定和批判,包括对科学与技术中的某些结论或者知识的质疑。如,我们都知道光速不可能再超越,但是现在有科学家不相信这个,难道就真正不可超越吗?宇宙的平衡靠万有引力,有科学家就质疑,觉得仅靠万有引力不可能维系宇宙的存在。
批判性思维理所当然地要用在教和学上。教育首先要从教育宗旨上讲,我们理解教育,到底是从工具意义上还是从人的意义上?教师有时候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在课堂上我讲什么你听什么、我教什么你学什么。严格地讲这种模式中教师自己也成了教书的工具。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做一点批判性思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