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杨政宁、彭珮云、郑哲敏等90余位西南联大老校友欢聚北京,共同纪念母校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这所在烽火硝烟中诞生的存世仅8年多的大学,汇聚了朱自清、钱穆、梁思成等一批学术大师,走出了杨政宁、李政道、邓稼先、黄昆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以及160余位“两院”院士,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恒不息的精神丰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岁月。
1937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正式开学。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云南昆明,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大停止办学,其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西南联大秉承爱国主义和民主办学的优良传统,凝聚着大批著名学者,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传承了中国教育的薪火,延袭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南联大存息不长,但成就斐然,赢得了“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的声誉,在中国教育史上谱写了璀璨的华章。正值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之际,让我们寻着历史的车辙,追忆80年前的风雨征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进入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全面抗战时期。恰逢平津危机时刻,蒋介石力邀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齐聚庐山参加共商国是谈话会。为了在抗战危机时刻挽救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抗日救国的青年一代,国民政府计划在适当的地点筹备建立若干所临时大学,首选之地便是长沙,并随之组建长沙临时大学,成为西南联大的前身。
1938年2月,在校委会的精心组织和妥善安排下,近千名临大师生分批次由长沙出发,沿水、陆两条路线奔赴昆明。水路经粤汉铁路至广州,再转香港,后乘海船抵达越南海防,再由滇越铁路经河口直抵昆明。陆路沿湘西出发,穿越贵州,直抵昆明。值得一提的是,由闻一多、曾昭抡等11名教师,以及284名学生和6名军训教官、医务人员,自愿组成“湘滇黔旅行团”,步行径直入滇。
他们于2月20日出发,4月28日抵达昆明,历时68天。在总计1671千米的行程中,共步行约1300千米,创造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迁徙壮举。他们翻山越岭、饥寒露宿,在艰难险阻面前展现出坚韧的意志。随行期间,他们还以田野考察的形式,对西南地区沿途的风俗人文、历史地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完成了大量翔实和宝贵的调查报告。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转呈行政院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不再称“临时”,表明了坚持抗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式揭开西南联大在昆办学的帷幕。
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开课,蒙自分校则在5月5日正式开课。此时的西南联大基本维持了原有的4个学院和17个系的格局,共有新旧学生993人,包括从长沙临时大学迁来的旧学生,以及在昆明接收的少量借读生。鉴于蒙自距昆明路途较远,分开办学多有不便,于是联大常委会决定,在1938年8月将蒙自分校的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师生回迁昆明,与本部一起办学。
1941年末至1945年8月,是西南联大发展最稳定、教学科研成果最显著的时期。截至到1944年,西南联大共有5个学院、26个学系,另有两个专修科(电讯和师范)和1个先修班,已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
据张寄谦编纂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职员名录》中可知,从1937年11月长沙临时大学开学,至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大完成历史使命,先后在西南联大执教的专职教师中,就有教授290余人、副教授48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着手从重庆迁都回南京。与此同时,一些迁至大后方的机关、学校、工厂等也开始回迁。1946年夏,国民政府指示西南联大开始复员回迁。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新校舍图书馆前举行结业典礼,梅贻琦常委发表讲话,汤用彤、叶企孙、蔡维藩分别代表三所高校致辞。7月31日,西南联大召开最后一次常委会,梅贻琦在会上正式宣布“西南联合大学到此结束”。随后三校分别复员,各自返回北平和天津,校歌中“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的夙愿终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