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笑一笑,十年少”。这一方面说明,人情绪好,笑起来显活力、显年轻;另一方面也暗示,好的心情或许也和健康有关系。“长寿老人”给我们的印象大多也是笑呵呵的与世无争,甚至很多人说自己长寿的秘诀,并不是吃得健康、锻炼得多勤快,而是“乐呵”。到了欧美社会,也随处可见“笑容是最好的良药”这样的鸡汤。各种各样的正能量话语,都会把好的情绪和健康联系起来,仿佛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公认的真理。
实际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研究表明,情绪能够对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L. Fredrickson)的一篇被引用了1.2万次的研究论文表明,一系列积极的情绪,例如愉悦、兴趣、满足、爱等,能够扩大人们的“思维-行动空间”,也就是扩展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能力,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包括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弗雷德里克森也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好心情带来健康的公式,并不能通行于全世界。在一些文化中,积极、正向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并没有因果联系,其中就包括我们亚洲文化。快乐的美国人比较健康,快乐的日本人则未必。2017年9月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研究,就质疑了“快乐带来健康”这种简单粗暴的联系——或者至少,“正向的情绪带来某种健康指标的提升”这件事,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体现。
其中,美国人的健康状况更容易被正向情绪影响,而日本人却不同。快乐让人健康的前提是整个社会更看重正向情绪。结合一些其他研究,以及日本和美国之间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研究者推测,一个人(或者说一个社会)对于正向情绪的评价,能够左右正向情绪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通过人们自己默认的行为来实现的。美国人相对更看中“正向情绪”,认为高兴满足热情等等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地位。
常常保持正向情绪的美国人,通常也感觉自己更被社会接受,从而也更有动力且更有能力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切实地影响健康指标。但日本人则没有这么热衷于没事儿傻乐。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的情绪有起有落,甚至喜中有悲、悲中有喜,才是正常的。一天到晚开心并不重要,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社会接受度。在日本文化中,太高兴反而是轻浮、浅薄的标志,每天都开心甚至有负面意义。
自然,情绪高低,对于自己认知的影响就没那么重要了,“开心—被接受—有动力—保持健康”这个因果链条也不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