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阿里云首席量子科学家施尧耘:量子计算机仍需长期的努力

作者: 邸利会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7-11-08

阿里云首席量子科学家施尧耘在接受《知识分子》专访时强调,虽然量子计算机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需长期努力。他讨论了量子计算的技术挑战、应用前景、角色转换以及安全领域的潜在影响。

在不久前举行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期间,阿里云首席量子科学家,之江实验室副主任施尧耘应邀作了《超越量子比特数:量子信息科技的挑战和机遇》的主题演讲。在演讲开始之前,施尧耘接受了《知识分子》的独家专访。

在半个小时的采访中,他特别强调虽然量子计算机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需要长期的努力,而公众在关心实现了多少量子比特的同时,在中国,尤其还应该关注算法,软件以及应用,他的“超越量子比特数”的演讲也意在此。在采访中,他还谈及了由学界到工业界的角色转换,人才的培养以及量子计算和通信时代对安全领域的颠覆。

关于Intel刚刚发布的17量子比特的芯片,施尧耘认为这是很大的进步,但也是我们很长很长前路中间的一步。对于QuTech的进展,施尧耘表示QuTech是量子技术的重要中心,他们有多种技术途径来实现量子计算。施尧耘还提到,各种路径有不同的特点,每一项技术都有很难逾越的技术瓶颈。

施尧耘还谈到了谷歌宣称的年底实现49个量子比特的可能性,他认为John Martinis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他也指出,真正的问题不仅仅是49个,而是如何扩展到更大数量级。施尧耘认为,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可能还是比较遥远的,但他也提到了量子计算机在模拟量子系统和加速常规化计算方面的潜在应用。

施尧耘在采访中还谈到了自己的角色转换,从学界到工业界的体会,以及在阿里巴巴的工作重点。他强调了软件在量子计算中的重要性,并提到人才是量子计算最稀缺的资源。

在安全领域,施尧耘指出,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但其影响已经真实发生。他提到,现在人们已经在想方案如何有效地替代现在的加密算法,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量子攻击。

施尧耘最后强调,量子计算是一个需要非常长期探索的路途,他希望媒体能强调这一点,以减轻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资金资助机构的压力。

UUID: 3f95ea92-f172-46a1-9c16-8f2e9d7af4b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11-08_专访阿里云首席量子科学家施尧耘:量子计算机仍需长期的努力.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