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照的历史变迁

作者: 叶宁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7-11-07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护照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护照形式和名称变化,以及现代护照的起源和发展。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世界护照的四种颜色及其象征意义。

护照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夏、商、西周时代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护照称为“封传”和“符节”,唐代“过所”制度严格,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护照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由文牒变本本。

在中国汉唐两个鼎盛时代,产生过一种与现代护照更为相像的通行证——过所。所谓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汉刘熙《释名》)。也就是在经过关卡的时候,展示给守关人看的文件。过所初为竹简,后为锦帛或纸本,上面必须注明持证人的姓名、经过的地方,颁发机关要署名、钤印、落日期,并把旅行目的写得清清楚楚,跟现代护照的性质几近相同。

更巧合的是,在命名方面,东西方产生了一种默契——英语中称护照为“passport”,直译的话是“过港”,而“过所”据《说文解字注》解释“过,为度,经过之谓;所,为处所”,恰与“passport”不谋而合。

过所制度发展到唐代更加完善。唐代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朝代,疆域北越贝加尔湖,南抵南海,东临大海,西到咸海,驿道四通八达,驿站多达1639所,关津166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和东罗马帝国。唐代的过所制度非常严格,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其他活动的商人等都要持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

中国现代护照的由来若不拘泥现代护照形式,中国第一本现代护照实为1689年由清朝政府发放的“信函式集体护照”。以文字及信函笼统内文,描述赴外中国人的该文件,一直延续至1839年。1840年以后,清朝政府碍于与西方强权各国的不平等双边条约,开始授权驻在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海关为中国人(包含华侨)发放形式不一的护照,这是“单人单纸”中国护照的开始。

《西游记》的唐僧是“偷渡者”?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当属唐玄奘。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有数次几乎被中国守关的士兵射伤。《西游记》中说,唐僧师徒一路行经西域各国,第一等要紧事是请官家在唐王签发的护照——通关文牒(那时应叫过所)上,盖印押花。类似的“倒换通关文牒”情节与当下我们所说的签证——对方领事官员在持照人护照上面签字盖章的做法十分接近。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实体签证从古代到中世纪,西方各国之间交往很少,接受国是否允许入境,往往只凭边检人员的一句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出入境人员既不要求持有护照,也不要求另附载签证。1706年,英国有了一纸护照,请求外国当局允许持照人自由通过。1862年奥斯曼帝国签证是世界领事界公认的存世最早的实体签证。

全世界护照只有4种颜色红色:这是最常见的颜色。

用红色封面护照的国家通常历史较为悠久;一些当前或曾经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用红色封面护照,如中国、塞尔维亚、俄罗斯、拉脱维亚、罗马尼亚、波兰和格鲁吉亚的公民均持有红色护照。蓝色:蓝色的封面象征着“新世界”。15个加勒比国家有蓝色护照。绿色: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用绿色护照。黑色:非洲国家博茨瓦纳、赞比亚、布隆迪、加蓬、安哥拉、乍得、刚果等,还有位于大洋洲的新西兰都用黑色护照。

UUID: 3c34b1fb-2b9e-4e76-9541-ce1008c8007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11-07_中国护照的历史变迁.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