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居里夫人诞辰150周年。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就简单聊几件居里夫人的轶事,纪念一下这位核能开山祖奶奶吧。资料大部分来自居里夫人自己写的自传,以及居里夫人的小女儿为她写的传记。
居里夫人提出了放射性不是来自分子作用,而是来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术语也是她造的。她还发现了元素钋(Po),这个新元素以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命名。之后,她又发现了元素镭。居里夫人发现暴露在镭辐射下的癌细胞死得比健康细胞快,这就是癌症放疗的起源。
居里夫妻俩不愧“居里”之名,都很宅。这夫妻二人基本上整天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很少交往朋友,只偶尔与来访的科学家交谈,往往居里夫人还要一边为女儿缝补衣服。夫人的娘家亲戚离得远,来往不多。只有居里他哥跟他们来往比较密切。夫妻俩偶尔一起去郊外踏个青,然后就又回去工作了。
居里夫人的实验笔记本,如今依然带着强烈放射性,不得不被保存在铅盒里。家里缺沙发少椅子,因为不请人来家里,而且家具多了打扫起来很麻烦。两人收入都不多,只好每天记账。连大女儿出生那天都记:“香槟酒,三法郎。拍电报,一法郎十生丁。医生和护士:七十一法郎五十生丁。”那个月一共花了四百三十法郎四十生丁,超支了。居里夫人特地还在月开支底下画了两道强调线。
居里夫人把非常值钱、极端复杂的镭提取办法直接公之于众,镭在医学上应用前景极大。但居里夫人既没申请专利,也没向使用这项方法的人提任何要求。她和丈夫居里共获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但是两个人都精疲力竭,“总有一个体力不支”,所以一直拖到1905年才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在居里不幸于1906年因意外去世后,她在1911年又独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无人共享。
居里夫人一辈子没被法兰西科学院选为院士。她参选过一次。1911年初,当时许多科学家劝她参选。考虑到当院士容易得到研究资助,她就去竞选了。结果一些老院士坚决反对女性当院士,最终以几票之差落选。她再没申请过。法兰西科学院选出第一位女院士是在半个世纪后的1962年。这位女院士1号叫玛格丽特·佩里(Marguerite Catherine Perey),是居里夫人的学生。
法国要给她颁法国最高荣誉之一的荣誉团勋章,她拒了。因为1911年再得诺奖,所以法国给她建了巴黎镭研究所。居里夫人担任实验室主任。在她管理期间,研究所出了四个诺奖得主,成为世界四大放射性实验室之一。其中两个诺奖得主就是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居里一家一共得了五个诺贝尔奖。
二女婿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干事的身份领的1965年诺贝尔和平奖不算在内。
居里夫人培养了一个中国学生,叫施士元。施士元是我国最早的核物理研究者,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为我国培养的核物理人才无数。施士元还有个学生,叫吴健雄,女,第一个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的第一位女会长,参与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她用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帮助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奖。吴健雄没得诺奖,是遗珠之憾。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艾莱娜·约里奥-居里也培养了一个中国学生,叫钱三强。后来钱三强成了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钱三强推荐的。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也是核物理学家,推动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大牛人物。何泽慧先生也有一个学生,就是现在常常在果壳网上科普引力波的物理学家——张双南。
居里夫人回忆中最美好的日子,那是1897年,居里夫人要开始做自己的博士论文,夫妇俩一起注意到了另一个科学家在铀盐方面的实验,决定就以这个为博士课题。那是他们研究放射性的开始。他们一起努力,从铀盐研究到钍元素,再到其他有放射性的矿石。他们一起制造了能够定量测量放射性强度的仪器,他们的实验笔记里,处处都是“我们”——“我们发现……”,“我们观察到……”。
即使在最富含镭的原矿里,一吨原矿石含的镭也不到1克。居里夫妇这样一起做了四年,居里主要负责研究镭射线的物理性质,居里夫人则负责提炼纯净的镭,终于在1902年,提纯出了0.1克的氯化镭。这是证明镭为独立元素的必要证据。这就是他们一起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背景。获奖人: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
一直有人说,要不是居里坚持跟自己的夫人一起获奖,居里夫人可能根本拿不到这一个诺贝尔奖。然而,难道她所做的一切工作,配不上这个诺奖吗?即使1903年她没有获奖,也绝不是因为她配不上诺奖。是当时的世界,配不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