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可能会吐槽某个翻译版本,但却往往忽略人物的语言和方音,作者也不会提起,这主要是为了故事顺利进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忽略这一点是很难办到的。我们拿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天龙八部》举例:乔峰生长于少林寺,一口地道的河南话;阿朱阿碧久居苏州,一嘴吴语;段誉是云南人,说类似于四川话的西南官话,太行山谭公谭婆说山西话。我们可以用今天的方言模拟一下这场宋朝的杏子林大会。
如果《天龙八部》写成这样,别说读者看不明白,书里的几位能互相理解才怪呢。然而,这也只是全世界7000种语言当中的一种——汉语的几种方言罢了……
我们的方言不简单。《中华遗产》7月刊在我社另一本杂志的7月刊里,编辑老师们费尽心力为大家奉献了一本“方言”特辑,专门给大家讲了我国的各省语音,受到了小伙伴大伙伴们的一致欢迎。
《博物》的老读者一定很熟悉生物的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通过七个层级,把天地万物划在了不同的格子里,方便我们分门别类认识它们。语言也有同样的分类学:语系——语族——语支——语种。好在咱们的老祖宗有着和上帝相反的思维——我们不怕统一,我们就是习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民族。
从秦始皇开始,就着意“书同文,车同轨”,才能让我们十多亿人始终保持在一个“汉藏语系”当中的“汉语”语种底下,放眼世界,这也是个了不起的事情。
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在文字上达到互通,语言上就没可能了。别说全国,就是一个省,互相听不懂都非常正常。离北京100多公里的天津和张家口,要想用土语互通都得找俩翻译。好在我们有“普通话”,通过七十年的强行普及,全中国绝大部分人都能通过“新闻联播”了解时事了。这件事的伟大程度,和“文轨车书一混同”可说不相上下。
你会说哪里的方言?在方言急速萎缩的今天,我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文化多样性的宝贵。很多地方开始着意培养年轻人懂方言,说方言。很多朋友在自我介绍时,除了英日法德等,还会自豪的加上家乡的方言。语言这东西很神奇,即使面对着面,遇到不懂的方言也是无可奈何;即使在万里之外,一句乡音就能让人泪流满面。
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方言的乐趣,我们联合《中华遗产》的方言特辑,推出了方言胶带。
胶带一套有四卷,每卷里十种方言左右,分别是表达:“干什么”“高兴”“发语词”“天气”。《中华遗产》x《博物》方言胶带贴在本子上记录当日的天气和计划,贴在脑门上传达自己的心情。欢迎大家入手以后发图@博物小馆的微博,分享你们的花样玩法。看到这里还没有关掉页面的用户你们是有奖活动的有缘人,在文章后留言说出你的家乡,分享一句家乡方言,主题不限,但要积极向上,别以为我们认不出哪些是粗口。
中奖规则截止本周三,留言被点赞最多的10名用户将会每人获得一套方言胶带。如果你是中奖绝缘体,请自行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买。如果你还想看方言特辑杂志,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就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