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是如何“养成”的?

作者: 赵明烨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7-11-02

物种日历是果壳网推出的一种新颖的科普形式,通过日历的形式每天向用户传递自然知识,结合二维码技术,用户可以扫描获取当天的物种科普文章。物种日历的成功在于其创新的设计、高颜值、科普专业度以及强大的自然科普社群支持。

在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党委共同指导下,首都互联网协会媒介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果壳网共同推出“我在科普·十九大时光”专栏,组织一批科普界一线实践者,以自身经历和体会,展示科普战线上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砥砺奋进的发展状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互联网+科普”并非互联网和传统科普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互联网与新时期科普规律加成后的创新升级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科普行业进步的一个标志,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广阔的容纳度和更前沿的敏感性,更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的生动体现。

物种日历“养成记”

赵明烨

果壳网文创产品负责人9月26日凌晨,果壳物种日历预售悄然开启。早上果壳网推出的微信《2018年日历来啦!

》瞬间突破10万加阅读量,日历的粉丝蜂拥而至。不到12小时,预售的2万册已经被抢购一空。“好萌!怎么那么快就卖没了?”“哪里还可以买到?”“只能等10月正式卖了。”这是物种日历陪伴大家走过的第4个年头,看到大家的热情有增无减,我和同事们倍感欢欣鼓舞,但为了不辜负这种期待,我们又马上投入接下来的日历工作,丝毫不敢怠慢。

加入“自然控”,走上科普路

每个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 “熊孩子”:他们从小就喜欢草丛多过喜欢电视机,除非电视里传出赵忠祥老师的声音;他们每年至少去自然博物馆打卡一次,对动物园里的展板颇有微词;他们抱着少儿百科全书不撒手,尤其钟爱封面是大熊猫的自然环境卷;小学初中高中,他们最喜欢的课程分别是自然、生物、生物。我就是这样的熊孩子。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有一个词叫自然博物爱好者。

上大学的时候我非常骄傲地选择了“朝阳产业”——营养与食品安全,读研之后却逐渐觉得实验室的生活其实并不适合我。于是在一场普通的果壳线下活动上,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果壳粉,被一条“人才招募告示”吸引,找到了三观一致的组织,并认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熊孩子”。

物种日历诞生记2014年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商业合作伙伴希望借助果壳网传递企业注重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念,于是有了第一本物种日历的诞生。

最初,我们只是希望将这些藏在城市中间、熟悉又陌生的小生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但深入思考后,我们觉得:如果每天输送一点点知识,刚好符合大家的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注意力,让大家利用闲散时间学到自然知识,那该多好啊!想来想去,我想到了这种科普内容的实物载体——日历:它时时刻刻占据书桌,日复一日通过被“撕”刷存在感。

在这种传统形式之上,我们还赋予了它新的技术功能:在每个物种名字背后,印上一个专属二维码,用户扫描日历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当天零点收到一篇我们发布的这个物种的科普文章。当我们尝试着把第一批物种日历放在网上售卖的时候,粉丝们异常踊跃热情,首印的2000册在两个小时内被一抢而空。

在自然爱好者们的强烈要求下,伴随着惊喜、焦虑、激动、担忧、兴奋,我们紧急加印两万册并开启了售卖,结果不到两天,新上架的日历又被抢光了。有了第一年的成功尝试带给我们的信心,我们投入了后续几年的物种日历的策划、设计和制作。每一年的主题都有所不同,比如第二年的主题是“餐桌”,这几乎是现代人与自然界发生接触最频繁的场所了,也应了日历的口号:“好吃的灵魂早晚都会相遇”。

第三年,主题变成了年轻人更加喜欢的“萌物”,不过我们可不是要给你看365个毛茸茸的小东西,我们是在带你发现整个世界的“萌点”,既然“有萌自远方来”,我们就带你看个“不亦乐乎”。

物种日历这种“科普”为何受欢迎物种日历这种新颖的科普形式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它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界、周边环境中物种的天然好奇心,“颜值”又足够高。

传统日历带来的体验是非常有限的:它始终作为工具存在,人们只有需要时才会去翻看——这个单一的工具属性,让它在电子化时代很容易被淘汰。因此我们的新日历从一开始就在设计、审美和互动性上做了创新的优化改进。外形上物种日历用了当时市场上相对少见、但年轻人很欢迎的淡彩手绘插图,定下了“文艺”“年轻”的格调。

再用二维码把日历、内容和用户的好奇心三者进行连接,并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用户的习惯:用户通过扫码看当日物种文章,文章只会在当天发出,公众号内文章的发送时间也固定在午夜十二点。符合年轻用户们的实际生活场景,贴合了他们需要陪伴和消遣的午夜心态,逐渐形成了心灵上的依赖。其次,物种日历背后的“匠心”其实是科普专业度的体现。举个例子,第一年的物种日历里有一个物种“树麻雀”。

绘图初稿虽然足够精美,但专家一审核,就发现了“不下五处错误”:尾巴走向;爪子抓握树枝形态;身体足部颜色;整体体态和足部站立姿势…画师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了反反复复地修改,在颜色、体态上不断微调,才修改成右图里完全正确的方式。

再比如物种“水葫芦”,初稿是左边的“粉紫色”,这个颜色不够精确,因此日历团队除了保证画师使用正确的“淡紫色”,还在后续一系列生产中严格把控和校调,才保证了最后成品中的水葫芦是正确颜色。我们在做产品时这种“较真儿”也反过来给这个产品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第一次推出日历时,果壳只低调地发了一条微博,连微信都没发,却在自然科普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科普圈、博物圈的爱好者们看到实物后的一致反应是“难得那么多细节上都做得如此用心!”。接着就是许多人主动请缨加入创作团队,自发在社交渠道上传播,自愿“背书。”还有自然科学领域一些重量级的专家学者辗转捎话说“希望以后能合作”。所以产品里那种难以描述的“好”,和无孔不入的“科学精神”,其实是团队在做科普产品的“较真”精神,而这种较真精神,是能够被受众感知和认可的。

再次是物种日历聚集起了强大的自然科普社群。物种日历背后有个 “作者天团”,物种日历中的文章采取的都是“作者认领”制。这些作者本身就是自然科普圈里的达人,比如“Ent”、“进击的多肉”、“余天一”、“萨尔茨堡的鱼”、“瘦驼”等,遇到有意思的物种,还会出现作者相互竞争的情形,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和分享热情。

维护这样一个数量庞大且个性不同的作者群,其实比传统模式复杂很多,但产出的东西却更有价值,可以极大丰富用户们阅读体验。这也得益于物种日历背后有一个完整团队,包括产品负责人、编辑、运营、市场、店铺小二等。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科学背景出身:植物学、动物学、农学、园艺学…这些人对日历这件事的热爱和较真,和他们在生活中呈现的精神面貌是一致的。

既有他们对自然这件事的好奇心和分子精神,也有他们在学校、研究机构里培养出的严谨致学态度。更重要的是,这种科学素养和气质,能让整个团队更好地去和们沟通,进行KOL作者社群的建设和运营,因为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和价值观。

2018物种日历展示物种与文明的关系今年已经是物种日历的第四年了,团队更成熟,社群里的读者也更渊博,我们选择了“文明”这个更深厚主题。

从2018年1月1日起,物种日历将会带领大家翻阅人类文明的长卷,为你讲述那些陪伴人类文明成长的神奇生物们。

比如旗鱼,除了帅气造型和肥美肉质,我们还会跟用户们聊聊《老人与海》中,与主人公搏斗的那条旗鱼的种种细节;再比如桑树,人们可能想知道如何用它喂养蚕宝宝,更想知道它是如何供养丝绸之路;又比如猛犸,它与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相遇又匆匆离去,它的牙无意中拯救了它的现代亲戚…我由衷地希望日历撑开的不仅仅是365个日期,而是一个通往绚丽大自然的任意门。

UUID: 3f3599eb-3906-4b92-a272-1f5d1436b9f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7/2017-11-02_物种日历是如何“养成”的?.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