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摸索着走进“日记室”,轻轻地四下敲击盲杖,摸到房间中间超现实的银色巨椅。他拘谨地坐下,折叠盲杖的姿势就像狐獴盯着远方游荡的土狼。狭窄的房间里响起一个声音:“Michael,你对室友们感受如何?”Michael深呼吸一下,开始回忆:“我最喜欢Rachel,人特别好,口音也好听……Mario很有活力……那个泰国人,Kathreya,噢她可真是兴奋过头。
……最让人激动的是,你不知道谁会是同盟,而谁又会……在背后捅你一刀!”说到最后一句,他的声音猛然拔高,狠狠地做了个戳刺的手势。三百万人看到了这一幕,以及随后的三个月里,这所房子里的21名男女每一次的密谈、结盟、相爱和背叛。不过这并不是什么科幻惊悚故事,而是英国老牌真人秀《老大哥》(Big Brother)第九季的开始。
在这个节目里,参赛者将和许多陌生室友同住在一个满布摄像机和拾音器的房间里,不能带手机、电脑,也不能外出。每个人都要全力刺探别人的秘密,时常面临提名淘汰,还要不时完成“老大哥”布置的离奇任务。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赢得节目提供的巨额奖金。
对大多数观众(和选手)来说,这就是一个神经兮兮又红到爆的节目。但在麦吉尔大学的摩根•松德雷格(Morgan Sonderegger)和同事们看来,这个节目是一群操着不同口音的成年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极少受到外界信息干扰地互动了三个月。这个几乎完美的自然实验场景将能够解答一个语言学问题——“当不同口音的人花很长时间彼此互动,他们的口音会趋同吗?”
口音被带跑其实很常见。有位教对外汉语的老师一直跟我吐槽,跟学生用汉语对话半小时后,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说起乱七八糟的歪果仁普通话。实验表明这种现象不是偶发的个案,在短期情境中(时长从几秒到几小时),成年人在社会交往时确实会发生口音改变,语言特点、社会因素和个人差异对此皆有贡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也见过这种情况,每个爱看综艺的人,可能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离奇地染上过台湾腔。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放在长期条件下考察时,人的口音似乎又是相对稳定的。有一个研究曾经调查了长居澳洲的6名美国人,发现其中5个人在研究涉及的6个语音学变量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长期口音改变的极端案例也同样存在,现任英女王殿下50年来就从更“贵族”的牛津腔逐渐转向了伦敦腔。美国人麦当娜搬到英国之后,也出现了时有时无的夸张英国口音,每次一讲话都要被小报连环吐槽。
要回答这些问题,语言学家需要做一些中长期的观察,来收集人们口音变化的数据。但这是个很难研究的主题——首先,你没法把一群不同背景、不同口音的人关在一起好几个月,控制他们能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强制他们每天不停地互相讲话,还录下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且不说伦理委员会能否通过如此变态的项目,光是想想被试要为之付出的巨大成本,靠语言学者们的小杯蛋糕和打折券那点预算也招不到人啊。真人秀有时候就是个得天独厚的舞台。
娱乐目的、规则设计、社会关注和终极大奖,自然地控制了许多社会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无法控制的变量。虽然暴露在镜头与麦克风前的人们几乎不可能作出自然行动,也没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密实验设计,不过对于语音研究来说,《老大哥》已经满足了不少实验条件。有封闭环境,有大量人际互动,还有完整的视频记录能够提供以天为单位的变化数据,而且这一季中还有来自其他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成员,口音之多样令人眼花缭乱。
根据参赛者在“日记室”的片段和独白,研究者整理出其中12名参赛者约14.5小时的语音资料。接下去的工作繁琐而细致,包括从上千段剪辑中整理标注出各种能表明每个人发音区别的语音学变量值,并作统计分析。比如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量叫做VOT(Voice Onset Time),即嗓音起始时间。当人们发出辅音时,气流会在口腔里遇到阻碍,比如嘴唇紧闭或者用舌头抵住上颚。
从阻碍放开到声带振动之间经过的时长就是VOT,这个数值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区别发音差异。
最终的数据结果显示,其实大多数选手的口音每天都有点变化,而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只有不到一半的选手口音发生了相对稳定的变化。有趣的是,这就意味着,此前研究发现的口音短时间多变与长期稳定现象并不矛盾:在几个月的水平上来看,人们同时表现出了短期口音的可塑性和长期的相对稳定。口音趋同的机制和社会互动的关系似乎也颇不简单。
过去,像布龙菲尔德那样的著名语言学家曾假设,一个小团体内的对话越多,人们的口音就会越相近。但真人秀选手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口音趋同,至少到这一季结束时,这些关在一起三个月的人并没有都变成同一种口音。唯一的例外是一对节目中产生的情侣Luke和Rebecca,他们分别来自北英格兰和英格兰中西部。他们在第37天互相告白,研究者发现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他们的互动越来越多,口音也日益向对方靠拢。
根据研究结果,口音在中长期的变化原因和短期是一致的。语言本身的发音特点是一个因素:说某些语言的人特别容易被某类发音方式带跑,比如英语使用者容易把清塞音(如p,t等发音)的VOT变长而不是变短。此外,社会因素(比如对对方的看法和彼此的关系)也会影响人们的口音是否会与他人趋同。在这个研究中,相爱的两个人的口音就趋向于融合。
最后,研究者综合了多个变量计算出了每个人口音可塑性的得分,发现个人差异相当明显,人们的口音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自身的特点影响,包括性别、年龄、认知风格等。
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把汉语口音界的两大柱石东北人和台湾人关在一起几个月,他们会生成最强口音吗?根据这个研究,如果他们本来就有很强的口音可塑性,性格讨喜并且还深深地相爱了——还得看他们的发音方式本身是否容易互相转化。是的,不要指望你和你的室友能在口音上妥协了,这都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