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看起来是一个人的事,但实际上是一个需要个人意志为前提、社会环境支持,行为改变配合、药物或仪器帮助的复杂过程。事实上,近年来政府还注意到由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加大,因此也加大控烟的力度,禁烟场所的增加和戒烟门诊的设立就是基于这种需求所作的决策。
不少人认为戒烟是意志问题,只要意志够坚定,就不难做到。而事实刚好相反,戒烟是一个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科学问题,向专业人士或医生求助才是戒烟者最好的选择。
比如,除了坚定的意志,戒断症状这种生理反应就需要专业的医学帮助。戒断症状是指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以后,体内蓄积的尼古丁引起的吸烟者不适反应:如头晕、头痛、疲倦、精神不能集中、喉干舌燥、咳嗽流涕和饥饿感等。这些症状会从生理上增加戒烟者的压力,可能导致戒烟失败。这时若能适当使用戒烟药物,则能有效地降低戒烟者不适的症状。目前一线戒烟药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尼古丁替代疗法和非尼古丁替代疗法。
尼古丁替代疗法是将尼古丁制作成不同类型的配方,供成瘾者透过皮肤或粘膜吸收。常见的药品有戒烟口香糖、戒烟贴、戒烟糖和戒烟吸剂。非尼古丁替代疗法一般使用丁胺苯丙酮(Bupropion)或伐尼克兰(Varenicline)治疗,这两种药物均不含尼古丁,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阻断尼古丁对神经受体产生的影响,减少吸烟时的兴奋感觉,从而帮助戒断。
值得注意的是,应由具有资格的医护人员或药剂师通过戒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和吸烟的数量作出适当调整,避免使用过量或引起严重副作用。
北京目前已开设16家标准化戒烟门诊,通常一个戒烟疗程需要4-5周的时间,费用是400元-600元。通过戒烟门诊的帮助,戒烟成功率达到85%。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逐步推进12320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戒烟咨询服务,推广使用4008885531全国专业戒烟热线服务,或当地专业戒烟热线服务。
最近,戒烟方法也被编入了手机应用。
香港卫生总署在2011年推出了一款iphone的控烟免费应用程序——“戒烟达人”,它可以帮助管理戒烟进度、提供戒烟资讯、“抗烟瘾”功能以及动用明星效应等。技术控烟民会不会为了享受这个应用而尝试戒烟呢?而发表在《烟草控制》杂志(Tobacco Control)上的一篇文章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年轻的吸烟者戒烟率翻倍。
实验是给这些烟民每周发几条短信,短信内容是鼓励他们戒烟,并帮助缓解戒烟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或提供与吸烟不相关的话题,如音乐和体育信息,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研究者最后还特别指出,这种短信戒烟法很适合于中国烟民。因为中国大约有5000万年轻人吸烟,而手机用户多达2.5亿人,每个月还增加500万名新用户。
作为个人行为,在戒烟的初期阶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轻戒断反应带来的煎熬:1. 多喝水,帮助尼古丁排出体外;2. 饮食清淡,作息规律,补充多种维生素。3. 多吃蔬菜和果汁、乳制品,而避免饮酒和咖啡。《尼古丁和烟草研究》(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杂志4月刊的一篇文章表明,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让烟的味道变差,而肉类、咖啡和酒精类饮料则让吸烟感觉更好。
还有一些戒烟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保持“战果”,如饭后刷牙漱口和沐浴,穿没有烟味的衣服;避免接触烟味和接触吸烟的人;到不准吸烟的场所,利用公共规则限制自己的吸烟行为;在无法忍受拿起香烟时,深呼吸,喝口水转移注意力;再忍一忍,放慢拿烟的速度,减轻渴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