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去年去了趟澳大利亚,整个过程中他的护照上一个章都没盖。这并不是出于意外,也不是因为海关的疏忽,实际上,澳洲海关标准的入境流程已经不需要盖章了。离开纽约之前,他在网上申请了一份电子签证;到达目的地以后,他在边境的一台机器上拍了张照片,验证了电子签证。虽然他还是得把护照插到机器里,但这一步看起来实在有些多余。
这套流程的大部分步骤都是通过电子渠道完成的,我不禁开始好奇:我们为什么还在用纸质护照呢?
随身携带纸质护照真的很不方便。指纹、视网膜扫描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通过生物特征快速确认某人的身份。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利用这些技术来解锁手机,不久后,我们或许还会用它来为早餐的咖啡付账。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扫描身体的某个部位,以此来代替累赘的纸质护照?要知道,每年都有数百万本护照被盗。
国际刑警组织建立了一个被盗护照的数据库,里面最早的数据可以追溯到2002年;他们表示,目前数据库里共有超过5000万条记录。更迫在眉睫的是,假护照在欧盟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成千上万的移民试图用偷来的护照或伪造的档案从叙利亚之类的战区混进欧洲。如果抛弃纸质护照,改用生物特征来确认人们的身份,我们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视网膜数据被盗了来颗新眼球?
政府可能不愿意改用生物识别技术来验证身份,原因之一是这些信息很容易被黑。3D打印的假手指可以轻而易举地骗过指纹扫描仪,黑掉一台视网膜扫描仪也不是什么难事,就连人脸识别技术也远远谈不上万无一失。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该把这些数据储存在哪里呢?目前美国发放的有效护照超过1.25亿本,要创建一个云数据库来存放这么多电子护照,那需要天文数字的预算,更别说你还得努力保护它免遭黑客入侵。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果你的指纹或者视网膜数据被盗了,政府可没法给你发一根新的手指头或者一枚新眼球。那么这些公民该怎么办呢?
要将全球护照体系的安危寄托在这些相对较新的技术上,无疑是目光短浅,因为它们带来的问题可能比解决掉的还多。尤其是在一些大国,负责发放护照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单是2015年,美国就发放了超过1550万本护照和护照卡。
要用一套全新的无护照体系替换现有的系统,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还需要专业的配合。此外,很多国家的护照已经采用了相当先进的技术。从2005年开始,多个国家开始发放“生物特征护照”,它的封面上有一个圆形的标记。生物特征护照又叫“电子护照”,它存储了一些可用于识别旅客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这种护照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所以机场里的自助机器才能读出护照上的信息),内置了一枚微芯片。
护照持有者的信息不光印刷在照片旁边,还存储在这枚芯片里。这些特性让生物特征护照变得更难伪造。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巴西、柬埔寨等地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护照。
某些国家的生物特征护照里还存储了指纹、虹膜扫描数据等信息,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在美国,生物特征扫描甚至已经进入了申请签证的流程。
“我必须强调一下,生物特征护照不止一种,每个国家都可以设计、制造、发放自己的护照,也可以把设计制造的工作委托给私人公司。”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政治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教授威廉•沃尔特斯(William Walters)说。沃尔特斯教授写过很多关于公民身份的文章。美国国务院领事司发言人威廉•考克斯(William Cocks)告诉我,新型护照遏制了伪造护照的势头,但他并未透露具体的数据。
植入式芯片会是我们的未来吗?护照带来的尴尬折射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对接电子世界和现实世界。虽然护照里已经出现了电子元素,但属于实体的部分依然不可或缺。也许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摆脱实体的身份证明。有朝一日,植入式芯片的发展或许最终可以取代护照。2016年1月,荷兰的一位科技企业家在斯德哥尔摩使用植入式芯片成功地登上了航班。
瑞典的一家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皮下芯片(可选)来识别员工身份。不过对很多人来说,政府给公民植入芯片怎么也摆脱不了跟踪监控的嫌疑,这样的未来未免太过反乌托邦。
澳大利亚已经开始试验一种虚拟护照,旅客的信息将被远程存储在云服务器上。这套系统投入使用后,澳大利亚人可以空着手前往伙伴国家(目前只有新西兰),再也不用担心纸质护照丢失。
我问沃尔特斯,其他国家是否也会出现无纸化系统,他回答说很有可能,但这套系统很难普及全球。他告诉我,较富裕的国家更可能推行无纸化护照。目前,护照标准由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管控。2015年,ICAO在9303号文件的修订版中规范了可机读护照和生物特征护照的格式。未来,如果我们真的要把纸质护照换成植入式芯片之类的东西,主导这次转换的很可能还是ICAO。
无论最终取代护照的到底是什么,它必须在可靠性、安全性和人权之间取得平衡。而在那之前,我依然会在出入境的队列中等候,慢慢积攒护照上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