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牡蛎就想到吃?它辛辛苦苦长成这样,就是不想被吃掉啊

作者: 卢平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7-09-12

鸡冠牡蛎以其独特的Z字形壳和高颜值在牡蛎科中脱颖而出,其艳丽的颜色和奇特的壳形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生存策略的一部分。

接到鸡冠牡蛎Lopha cristagalli(cockscomb oyster)这个物种时,海边长大的我第一反应无非是“能”“好”“随便”这三个答案。显然,我的眼里只有“牡蛎[mǔ lì]”两字,舌尖上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鲜美多汁的家乡味道。

别紧张,尽管开篇就放毒,但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美食。在见到鸡冠牡蛎真容之前,你可能想不到灰扑扑的牡蛎会有这样一个高颜值亲戚。颜值超高的鸡冠牡蛎。作为海蛎子,也是可以有粉色少女心的!

“鸡冠牡蛎”是按照英文名直译的名字,拉丁文种本名cristagalli的含义也是“鸡冠”。和我们常常“能好怎”的各种牡蛎一样,它也是双壳纲牡蛎科的软体动物。它也被称为“锯齿牡蛎”,艳丽的红色外壳加上大开大合的Z字曲线外形,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和后现代主义风格,恐怕比鸡冠头还要潮上三分,堪称是海蛎子界颜值扛把子了。

像其他的牡蛎一样,鸡冠牡蛎也依靠过滤海水来获取营养物质。这么美丽的牡蛎,生长环境自然也要“强于污淖陷渠沟”。鸡冠牡蛎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西起非洲沿岸和红海,东到大洋洲的群岛地区。它们的斧足已经退化,固着生活在5~30米深的浅海珊瑚礁上,和其他美丽的物种一起争奇斗艳。

前面几张图片大概都是鸡冠牡蛎愿意放在朋友圈里给你看的;实际上,艳丽的颜色并非它们本来的面目。鸡冠牡蛎有着相对厚实的壳,壳体本身是紫褐色或者更偏灰白的颜色,并不显眼,拜附生在壳上的海绵动物所赐,才有了或少女或妖冶的粉色、红色。除了海绵,有时候鸡冠牡蛎的壳上也会附着海鞘之类的生物,画风可能更加波希米亚一些。

但是,无论有没有“烈焰红唇”的效果,鸡冠牡蛎的大Z字壳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我们常见的牡蛎大多有着近似扇形的壳,壳上几条凸起的肋在边缘造成波浪形的曲线。而鸡冠牡蛎的肋有着更加明显的凸起,一直延伸形成银钩铁划的Z形边缘。这样神奇的边缘可不光是为了特立独行的美。不怀好意的捕食者们很可能被这样的壳所迷惑,无从下“手”——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用力才能撬开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壳呢?

这样规则起伏的外形也有助于鸡冠牡蛎的不同个体叠在一起,互相镶嵌,紧密团结,难舍难分。繁殖季节,年轻的牡蛎扮演雄性向海中释放精子,而年长的牡蛎作为雌性,消耗更多积累的能量来释放卵子,在海水中形成的受精卵先发育成自由游动的幼虫,经过变态发育后才会把自己固定在珊瑚礁上成为成体。

跟鸡冠牡蛎同一个属的其他物种也是这样的Z字外形,而化石证据表明,早在一亿多年以前,本属的老祖宗们就已经拥有了这种鬼斧神工的形态。鸡冠牡蛎传承了一亿年的奇特长相本来是它们从捕食者口中逃生的法宝,但到了人类文明时期,牡蛎科的物种们竟因奇特的外形而被视为春药。在科学昌明的现代,你还会盲目相信“以形补形”“吃啥补啥”吗?

UUID: 03236d2b-99a7-4b7a-82d3-b0e25ff7e13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9-12_一提牡蛎就想到吃?它辛辛苦苦长成这样,就是不想被吃掉啊.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