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整容?除了爱美还有很多原因

作者: 章玉萍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7-09-09

整容手术的历史不过百年,原先是为了修复战士士兵的面部伤残,时至今日,明星“整容脸”“锥形脸”见怪不怪,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不惜斥重金为相亲、找工作、减肥等各种由头在脸上、身上“动刀”。整容行为更加被公众所接受。对整容趋之若鹜背后的大众心理是什么?本文为你一一道来。

整容手术的历史不过百年,原先是为了修复战士士兵的面部伤残,时至今日,明星“整容脸”“锥形脸”见怪不怪,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不惜斥重金为相亲、找工作、减肥等各种由头在脸上、身上“动刀”。整容行为更加被公众所接受。对整容趋之若鹜背后的大众心理是什么?本文为你一一道来。

整容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被刑罚毁容的犯人的身体实验,但整容手术作为一个医学分支和产业,却只有短短百年历史。

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大量士兵和平民的伤残,催生了整容手术的庞大社会需求,最初医生也只是通过医疗手术来修复面部的缺损或重建被摧毁的脸庞。但伴随20世纪消费社会的繁荣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移民的大量涌入,人们的身份认同逐渐从传统的家庭纽带和地域转向个体的自我呈现。大众媒介和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美貌的欲望。

近年来社会的医学化趋势也让在“血肉”上“动刀”的激进手段为大众所接受。整容手术不仅包括对面容越来越细分的改变,也包括身体各个部位的全方位技术重塑。

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今天,外貌可以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之外的第四种资本形式。美容产业也竭力将很多社会问题归结为身体和外貌的缺陷与不足。“颜值经济”一词的出现,将量化的外貌指标直接与个人市场竞争力相挂钩。

身体直接承载和展现着个体的种族、性别、性取向、阶级和年龄等社会身份维度,身体的医学化意味着将社会问题通过个体化手段进行解决。人们寄希望于改造自己的身体来凸现或掩盖特定的身份特征,以期待获得在社会等级排序上更优越的位置,而不是通过集体政治行动去改变或挑战社会等级本身。

在此社会语境下,整容成为一种直接、迅速改变个人处境的手段。

美籍亚裔选择鼻子和双眼皮手术,非裔美国人选择漂白皮肤,都是为了摆脱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外貌的刻板偏见。整容手术被纳入巴西医保系统,因而穷人也可以整容,并将之当做一种跨越阶级向上流动的努力,相比受教育的头脑而言,被整容的身体成为更容易获得的身份认同基础、权力来源和人生希望。

而在后社会主义中国,经济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就业市场让工作变成了“青春饭”,职场上的性别、外貌与年龄歧视成为了很多人选择整容手术的理由。被西方媒体浪漫化的泰国人妖文化实际上一点也不浪漫,那些选择变性手术的从业者也都是为了努力挣脱阶级固化、寻求社会流动的可能性。整容也意味着对自我的管理、提升和修正,一切都和现代社会兴起的“自我认同”有关。

整容手术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美国的整容行业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追求外表和选择整容,但这显示了社会越来越男女平等吗?Davis的答案是不。整容手术更多是提升女性气质,却不能直接提升男性气质,整容对两性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那些选择整容手术的男性往往被视作男性气质的失败者,乃至整容本身就是对主流男性气质规范的越轨行为。

女权主义者一定对整容手术说不吗?也并不一定。

强调个体能动性的后女权主义者倾向于“尊重整容者自己的声音”,注重结构性不平等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则指出,个体的“主动选择”也不是无源之水,而一定根植于宏观的社会语境,是对加诸于己的强制性社会压力和社会期待的协商、妥协和反抗。当我们以“尊重”为话语来强调个人选择的合理性和能动性时,往往忽视了结构性因素才是选择背后的根本原因,并且无意中与当代消费社会意识形态达成了合谋。

Gimilin建议我们将整容手术者的自我叙事问题化,视作个体解释整容行为可获得的文化资源,而不是对真实或稳定的自我的反思。

UUID: fabfc587-20ed-45d1-a1ba-43dbfd9503d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9-09_人为什么要整容?除了爱美还有很多原因缪斯夫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