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深的东南亚密林中,一个矫健的身影正在横斜的枝桠间辗转腾挪。一束阳光穿过林冠层的枝叶照射下来,映出它身上美丽的云状斑纹。长长的、蓬松的大尾巴向后翘起,优美地摆动着,随着苗条的身躯缓缓没入阴影。这只猫科动物回头的
一霎那,你似乎看见它露出了长长的犬齿。
这是一只成年的云猫 Pardofelis marmorata,俗名“石斑猫”“小云豹”。虽然外表如同袖珍版的云豹,云猫的近亲却是前面介绍过的“花面虎”亚洲金猫和亚洲金猫的岛屿近亲婆罗洲金猫。最新的分子演化研究表明,这个包括了三个物种的支系被称为“金猫谱系”,它们在大约800万年前与各种猞猁分化开来,并占据了东南亚地区的丛林生境。
云猫其实是个高冷神秘的物种。在喜山南麓、云南、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云猫深藏在原始的常绿—落叶混交林和热带常绿森林中,远离林地边缘,分布海拔最高可达3000米。在大部分分布区域内,调查得到的云猫分布密度都远低于当地的其他猫科动物。
云猫有着圆圆的脑袋和宽大的脚掌,体型只比普通的家猫稍大一些,有50厘米长,但是有一条几乎同样长的大尾巴。云猫毛皮的底色是灰黄或者红褐色,身体两侧布满了黑色镶边的不规则褐色斑纹,腹部灰白,而尾部有大块的黑斑,在四肢则是小的黑点。两条黑纹从云猫眼内侧开始,延伸到头顶,一路走向背部。
对于云猫生活习性的记录少之又少。又长又粗的大尾巴可以在攀爬时帮助它们保持平衡,这表明云猫适应了树栖的生活方式。
与其他猫科动物不同的是,云猫的尾巴在走路时会一直翘起,与身体平行杵在身后,而不会拖到地上。它们和生活在南美的长尾虎猫 Leopardus wiedii(margay)是猫科唯二两个后脚踝可以旋转180°的物种,这让它们能用后爪倒吊在树上,从容地头朝下爬树。根据近年来的红外相机调查,云猫主要在白天活动,有记录显示它们晚上会睡在高处的树枝上。
由于海峡阻隔产生了遗传分化,云猫的大兄弟云豹已经被分为两个独立物种:大陆上的云豹 Neofelis nebulosa、苏门答腊及婆罗洲岛的巽[xùn]他云豹 Neofelis diardi。云猫同样根据地域被划分为两个亚种,以分隔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为界。
云猫和云豹有着几乎重叠的分布区域,而且都趋同演化出了长尾巴和云纹,这里面也许有自然选择的功劳——要想占据树栖生活这个生态位,一条保持平衡的大尾巴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云猫也像云豹一样有着相对体型来说很长的犬齿。
虽然都是爬树高手,云猫、云豹“二云”体型差别较大,应该并不存在直接的物种间竞争。云豹大哥的猎物通常是小型鹿类、野猪、猴子和穿山甲等等。而云猫小弟的食性仍缺乏研究,根据现有记录已知它们会捕食啮齿类、鸟类等小型猎物,蜥蜴、蛙和昆虫可能也在它们的菜谱上。
不难想象,高冷神秘的云猫非常依赖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生森林。而东南亚恰恰是目前世界上森林开发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原始森林可以产生木材,留下的空地还可以种植橡胶、咖啡等经济作物,然而这些次生林地、农田和人类聚居区很可能不适合云猫栖息。因此,原生森林的开伐是目前云猫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我们仍不清楚云猫的整体种群数量。那神秘的身影,必须要去森林的深处找寻;也必须经过我们的努力,让森林永存,云猫才能继续美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