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社会,绝大部分成年人选择结婚或长期处于类似婚姻的亲密关系中。因此,婚姻满意度是影响很多人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一部分女性推迟结婚或拒绝进入长期的婚姻关系,因为她们认为婚姻中男女不平等降低婚姻满意度,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的确,近年来听到不少女性朋友认为,如果结婚后不开心,生活质量还低过单身的时候,为什么要结婚?但在对个人幸福感的关注上升和性别平等意识觉醒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最后还是主动地或被动地进入了婚姻。那么,性别平等观念对婚后的满意度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性别平等观?
研究这个课题的学者并没有对什么是性别平等观提出统一的精确定义,只是笼统地归纳为“一个人认为刻板性别角色区别应该最大程度降低以及提倡性别平等”。根据这个宽泛的定义,研究者在量化测量性别平等观念时,一般让研究对象指出自己对几个观点的同意程度,例如“妻子帮助丈夫的事业比追求自己的事业更重要”或者“男性应该做比现在更多的家务活”。当某人倾向不同意第一个观点,但同意第二个观点,他/她持有更强的性别平等观。
反过来,如果某人倾向同意第一个观点但不同意第二个,他/她的性别观比较传统。
追求性别平等与女性婚姻满意度。早期以美国家庭为样本的研究发现,有更强的性别平等观的女性在婚姻里比传统观念的女性更不幸福,更不满意婚姻现状,并更经常与丈夫意见相左。有趣的是,男性的性别平等观却很少与他们的婚姻幸福,满意度,或婚姻稳定有显著的联系。
学者把这样的发现理解为,男性一般较少追求婚姻中的性别平等,他们对婚姻的感受较少地被与性别有关的因素影响。而重视并追求性别平等的女性对婚姻难以满意,很有可能是丈夫或伴侣没有持有与她们相符的观点。
性别平等观影响婚姻内沟通方式。从相对微观的角度,研究人际家庭沟通的学者发现性别观念会影响夫妻沟通的方式,继而影响婚姻满意度。大量的研究表明夫妻之间支持性的沟通是保持和提高婚姻质量的关键。
支持性沟通的种类和形式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感支持:当伴侣受挫郁闷的时候给予言语上的安慰和疏导,并强调伴侣的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性别角色通常期待女性主要承担亲密关系中的支持性沟通,因为女性一直被教育要温柔,善解人意和善于体察伴侣的情感,更适合做婚姻关系中的情感维护工作。如果妻子的经济不独立,她更会顺从这样的性别角色设定去维持婚姻关系,关注丈夫的心情,给予他更多的支持性言语。
相反,经济相对独立,持有性别平等观念并在行动上追求婚姻内性别平等的女性愿意挑战这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她们不认为妻子应该承担支持性沟通的责任,认为丈夫应该担起同等的情感维护责任;同时,她们更愿意直接坦率地表达对伴侣和关系的不满意,不回避与丈夫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丈夫获得妻子的支持性语言变少,丈夫的负面情绪增多,导致婚姻中的冲突比妻子观念传统的婚姻更多。
总之,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改变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女性平等观念和婚姻满意度之间的负相关。
追求性别平等就要远离婚姻?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追求性别平等与满意的婚姻难以兼得,但其实研究结果远不足以支持这样的结论。影响婚姻满意度的因素非常多,并可能与性别观念交织共同作用,例如家庭的收入,夫妻双方的社会地位,还有所处的文化氛围等。
而且必须指出的是,现有的大部分的研究没有调查夫妻双方-参与研究的只是妻子,或婚姻中的其中一人。所以不排除当夫妻双方都重视和追求性别平等,并在行动上实现,婚姻也会让双方满意。上面提到的Taniguchi和Kaufman的研究发现,丈夫如果持平等的性别观,他们对婚姻更满意。在理想状态下,伴侣双方都有性别平等的意识,组建同伴型的婚姻关系,但这通常要求男性有较为进步的性别观念。
所以,在择偶的时候了解对方的性别观念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