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作者: 信浮沉

来源: 博物小馆编著

发布日期: 2017-09-01

本文详细介绍了芡实的植物学名、食用部位、营养价值及其在历史和现代的应用,包括作为食材和药材的使用。同时还提到了芡实在不同地区的品种差异,以及其在烹饪中的应用。

一周一果蔬:鸡头长刺硬邦邦,剥开一尝满口香。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各种卖小吃的都了。

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卖紫皮鲜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汪曾祺《岁寒三友》上面一段话里的牛肉高粱酒、五香花生米哪里都有卖,汪先生特意用了一个破折号来提醒你注意——后面说的鸡头米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鸡头米的植物学名叫芡实,因为果实长得像鸟头所以也叫鸡头、雁头。芡属是个单种属,也就是说,芡实是个远无三兄近无四弟的孤儿。

即使和睡莲长得颇有几分相似,那不过是叔伯隔房的亲戚了。芡实,学名Euryale ferox, 食用部位为幼嫩的种子,球形,乳白色或乳黄色,产自南北大部分省区。芡实的种仁——鸡头米的淀粉含量比小麦、大米都要高。煮过鸡头米的水因为淀粉而粘稠清亮,所以鸡头米是古时天然的“芡粉”。也正是因为淀粉含量高,所以可以在粮食歉收的年月当替代粮——李时珍老师说:“芡可济俭歉”。所以这种植物才得名“芡”。

欠(歉)收-芡实-勾芡,这个字的变化前后经历了几千年。在江南,“藕、芡、芹、菱、荸、茭、茨、莼”并称“水八仙”,是最美味的鲜货。这几年由于人力成本升高,芡实的价格也一路飙升,算是“水八仙”里的“何仙姑”了。芡实的花还很好看。但是因为叶子实在巨大,庭院里摆不下,所以较少用于园艺。不过通过培育,杂交出了“微型芡实”,叶子比手还小,可以种在小型的花缸里。

从外表看“鸡头”,怎么也不像是能吃的东西——颜色土绿,浑身硬刺。即使有人有兴趣把果实打开,坚硬的种皮又会挡路。有耐心探索到底的,大概只有天朝人民了。每到中秋前后,芡实成熟,农民就要采下“鸡头果”,在鸡头果里剥出种子——“鸡头珠”,最后用特制的铁指甲剥去坚硬的外种皮和薄嫩的内种皮,得到白嫩的“鸡头米”。十斤果出六斤珠,而得一斤米,且全过程都是手工。剥芡既累又要求技术,所以芡实价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早的芡实叫做“野芡”、“刺芡”,俗称“北芡”,表面多刺,颜色灰绿,个头小又不均匀,种仁吃起来也一般。在长期的选育过程中,苏州地区出现了品质好、产量高的“南芡”,也叫“苏芡”。这种芡实果无刺,种子多,红褐色,个头儿又大又均匀。种仁糯香可口,成为了优质芡实的代名词。芡实遍布全国,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都有,只不过大部分地区都是北芡,因为口感一般,北芡经常被作药用或者干制坚果。

只有江苏苏州附近一带历来栽种“南芡”。由于口感好,经常用来鲜食或者真空冰鲜。芡实还是我国最早记录的中药材之一,汉代的《淮南子》就有用芡实来治疗淋巴肿块的记载。中医认为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在实验室阶段,芡实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氧化、降血糖等效果。不过人体实验数据还不清楚。芡实也是汤羹的最佳原料。无论是做桂花鸡头米,还是糖粥,都是苏州最引人入胜的小吃。

除了汤水,口感滑糯的鸡头米也适合滑炒类菜肴,比如虾仁与鸡头米同炒,几乎不用佐料就是极品菜肴。那份极淡的清香,有点弹牙的软糯,不到苏州难以体会。好在现在的冰鲜技术早已不成问题。太湖边的鸡头米剥出来直接冷冻,网上买回家后在冰箱里放半年也还有大半风韵,今天做个鸡头薏米炖鸡解解馋吧。芡实薏米炖鸡图片来自:《果蔬志》2017年周历(博物小馆编著)。原料:芡实、薏米、冰鲜鸡、葱、姜、盐。

步骤:芡实去壳去果肉后,洗净备用。冰鲜鸡洗净后剁块,入沸水汆烫去掉血沫。锅中加入1升清水,放入芡实、薏米、鸡块、葱、姜。文火炖煮3小时后,加盐调味即可。随堂考一周一果蔬下周记得回来吃。

UUID: a54094f9-3406-4044-afc7-705b5e79660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9-01_一周一果蔬:“鸡头”长刺硬邦邦剥开一尝满口香.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