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铭是一位浙江大学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生物学专家、科普作家。他曾出版过《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和《上帝的手术刀》,获得过“文津图书奖”。私底下,他是两个可爱女儿的父亲。怎么给孩子讲科学,怎么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又怎么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他会有特别的见解。
当我们说一个人的遗传物质参与决定了从身高到智商,从自信心到幸福感的许多指标,并不意味着环境因素——当然也包括家庭环境——就真的毫无影响可以放之任之了。这是为什么呢?还是从双生子研究出发,我们来聊聊里面隐藏着的小细节。
双生子研究的结论一定是基于大样本的统计分析。换句话说,当研究者们说,“智商主要是遗传决定的”,并不是说任何两个同卵双生的孩子智商都一定会非常接近,而是说如果测试了成百上千对同卵双胞胎的智商,会发现平均而言双胞胎之间智商会很接近。
从研究方法上说,这样当然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只有大样本、多样化的数据才能有效地“抹平”各种意外事件导致的影响。但是反过来说,这恰恰也就说明,小概率因素和事件也许仍然能够影响智商。
打个比方吧,假设一对双胞胎孩子,一个平安顺利长大,另一个受了严重的意外伤害(比如车祸中脑袋受了严重撞击),或者发育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考虑因为毒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们),或者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大脑发育的疾病(比如汞中毒),显然,他们的智商测试成绩会因为这些小概率事件出现巨大的差别。
事实上,也有人严肃地研究过某些环境因素,例如缺碘、例如从小遭受虐待或者被遗弃,确实会严重影响智商。但是在做研究的时候,缺碘啊遗弃啊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即便是统计在内也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了,双生子研究其实有一个隐含的限制条件,那就是被调查到的双胞胎孩子们其实总体而言生活成长的环境还是比较类似的,比较“正常”的,即便彼此有差别(比如父母学历,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等),也往往不是横亘几个数量级的天壤之别(比如一个被车撞过另一个没有)。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可以想象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会特别的明显。我们可以假想一个极端例子,如果孩子们被当成小老鼠,关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成长,然后再做双生子研究,研究者一定会发现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零——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她研究的样本根本就生活在完全一样的环境里嘛。
现实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佐证。比如说,我们上面聊过,在美国本土进行的多项双生子研究都证明身高差异有差不多80%是遗传决定的。
在其他发达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和瑞典)进行的研究也给出了类似的数字。但是我特意没提的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就要低得多!例如,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中国本土分析了385对双生子后发现,中国孩子中,身高的遗传贡献只有65%。1978年一项在西非进行的类似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身高之外,许多生理心理指标也都呈现类似的规律:在发达国家遗传贡献大,在发展中国家遗传贡献相对低。
这是为什么呢?结合上面的讨论,答案也许是这样的:在发达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家庭情况的环境虽然有差异,但是没那么显著。比如说吧,我在美国不少地方旅行居住过,不管是再小、再偏僻的地方一般也都找得到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找得到星巴克和汉堡王,房子里一般也都有冰箱、电视、烤箱、热水。这种“主流”或者说“正常”的生活环境成为了双生子研究的背景和默认存在。
但是在中国,在地图上随机戳两个点的话,生活环境也许会有数十年的差别:也许一边是豪宅、泳池、司机接送上下学,一边是需要走二十里路上学,一块没油少盐的干饼当午饭……因此,在环境差异巨大的国家做双生子分析,自然会发现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
因此,要说给爸爸妈妈们的建议的话,我觉得双生子研究能够说明的是:只要爸爸妈妈们能给孩子一个比较“主流”、比较“正常”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孩子们身体里的遗传物质,就会顽强地让他们自己变成他们本来的样子——或者学术一点描述,就是双生子研究预测他们会成为的样子。和咱们政治课讲过的孵小鸡和种豌豆一样,你别把温度灯光土壤干湿调的太离谱,小鸡和豌豆都还是会好好出来的。
话说到这儿,是不是开始有点接近鸡汤的模样了?这不就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这不就是静待花开、蝴蝶自来嘛。带孩子这件事,原本是可以这么轻松的:尽量做你自己,也尽量让孩子做自己。因为其实不管怎么样,他们的小小身体里本就隐藏着一个原原本本的自己。
我估计看到这里,还会有很执着的爹妈继续追问一个问题:即便你说的都是对的吧,智商这东西,八分天注定两分靠打拼。但是你也说了呀,极端坏的小概率情况(比如车祸、中毒、虐待)确实会显著影响智商。那反过来,极端好的小概率事件(比如我照着虎妈的书一板一眼学)也可能会显著提高智商的对吧?所以,你阻止不了我给孩子创造一个生产天才的环境!
这道理还真没说错。就像我们讨论过的,基于大样本的双生子研究是无法反映小概率事件的影响的,或者说双生子研究的结论是基于一个“正常”、“主流”的生活成长环境而言的。理论上我们确实无法排除天赋异禀的爹妈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专门生产天才的养育环境,也确实无法排除在各种媒介上侃侃而谈育儿经验的爹妈确实是找到了这样一套独门绝技。
但是问题是,即便理论上有这样的一套东西,你敢随便试么?说到这,前面专栏文章里反复讨论的是偶然还是相关,是相关还是因果的方法论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想想你就能明白,虎妈也好,猫爸也好,超过好老师的好妈妈也好,他们的育儿经验本质上都是一个最多几个孩子的个人观察体会。非要说爸爸妈妈当年做过什么说过什么,所以孩子今天怎样怎样,这两者之间别说因果性,就连存不存在任何相关性都很可疑。
相关性要怎么说明?大家可以回忆我们讲过的一项研究,研究者们给爸妈带上录音机统计他们每天说话的数量,发现说话越多的爸妈,孩子学业成绩越好。大量样本,定量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分辨偶然巧合还是相关性。而真要说明因果性,这些育儿专家们得学学小老鼠吃奶酪的实验,在两群孩子里验证某项育儿理念和措施是不是真的有效才行。
类比一下,大家对待网络上流行的育儿理念和经验,其实就当做朋友圈里的养生指南——就是诸如“下面五种食物千万不能吃”、“这三种水果每天吃,不吃药治疗高血压”这样的——看看,笑笑就好。我们都知道东西不能乱吃,药不能乱用,请把同样的理念用在带孩子上吧!你只有一个身体,孩子成长的历程也只有一次,拿只有一次的东西去亲身检验似是而非的理念,好像有点划不来。
说到这,我似乎在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孩子的特质和未来主要是“天生”的,后天的养育环境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给出一个正常的养育环境,然后等着就好。作为父母,能做的事情真心不多。
是不是这样呢?也是也不是。智商代表天生的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业成绩代表一个人如何在具体的学习和测试过程中持续运用前面这种能力。
新版棉花糖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不管孩子们在接受测试前的能力如何,也不管这种能力是来自遗传还是后天环境,但是能否运用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接受到的反馈。孩子们接受到的信息是“这种能力很好你会得到回报”,还是“这种能力没有啥用回不回报看我心情”,会导致非常显著的行为差异。
在我看来,这种回报系统也许就是一座桥梁,连接起深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生理心理特质,和可塑性更强、变化更多的人生经历与成就。这座桥梁其实也就是一种习惯。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做到对孩子信守每一句承诺,有没有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性的、可以对话的、不会时不时神经错乱的爸妈?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没有太过轻易地制定目标——从减肥存钱到读书交友——然后太过轻易地食言?
我们的习惯,我们和孩子相处的习惯,我们鼓励和允许的孩子自己的习惯,也许是这些事情最终在漫长的人生里把先天特质“变现”成具体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这也许是棉花糖实验的一点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