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巨乌贼,是不是想起了故事书里的海怪?甚至在小时候,因为那些恐怖的海怪故事吓得不敢入睡?《海底两万里》中的插图,当年被吓得不敢睡觉的孩子请举手。艺术作品:1861年,法国战舰 Alecton 所捕获的巨乌贼。该事件激发了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并借此创作了《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不过,换个角度看巨乌贼,它们大大的眼睛倒是很符合现代人对“萌”的定义呢!深海大眼萌。
因为巨乌贼长居深海,人们只能很偶尔地见到它们漂浮到海面上的尸体。因此对这种庞大而又神秘的物种,人们展开了丰富而诡异的联想;也正是因为少有活体被发现,人们对巨乌贼的科学认知较少,人们不禁好奇——它的大眼睛在深水里到底能看到怎样的世界呢?2016年,机会来了!台湾渔民偶然地捕捞到了一只巨乌贼。
来自“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神经学教授焦传金,一听说有这么新鲜的巨乌贼脑子以供研究,当即派出他的学生火速赶往现场。赶在巨乌贼被收入博物馆前,给它做了脑部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看到了它管理视觉的脑区。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巨乌贼虽然有着像篮球那么大的眼睛,可是它脑部掌管视觉的区域实在是不成比例地小。尤其是跟生活在浅水区的头足纲们比较,巨乌贼管理视觉的脑区比例实在是小得没眼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同一家族的乌贼们有这种差异?原来,生活在浅水区的头足纲们,由于生活环境还算敞亮,它们需要更好的视力来观察身边的环境。此外,掌管头足纲身体动态伪装也是由视觉脑区控制的:它们或是伪装起来以躲开天敌,或是身体变色告诉别人“我很生气”、“我很难过”等。要做那么多工作,视觉脑区相对就发达了。而生活在深海那样黑漆漆的环境,巨乌贼两眼一抹黑,视觉处理上“偷点懒”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巨乌贼的视觉脑区长得“很偷懒”,只占了小小的一点体积。但是核磁结果显示,视觉区该有的部件并没落下:虽然指导身体动态伪装的髓质部分神经挺少的,但是处理视觉所接受到信息的皮质中还是有着较多的神经元。这倒是很好理解,在深海里,如果天敌来了,有很强的伪装能力没啥用啊——反正你变成什么颜色,看上去大概都是一团影子吧。既伪装不了自己,又吓不走天敌,何必呢。
倒是早点发现天敌的到来更重要,因此处理视觉接收到信息的皮质有了较多的神经元。那它为什么还需要大眼睛呢?先前的研究认为,它们大眼睛可以捕捉到许多微弱的荧光,用来感知天敌抹香鲸的到来。这次的新研究发现皮质的神经元更多,正好说明了它们的视觉脑区更擅长于处理大眼睛看到的那些荧光信息。生活在几乎完全黑暗的深海里,长成啥样都不太重要,毕竟深海是个真·不看脸的世界——因为看不见啊。
而巨乌贼顶着大萌眼的形象,比起那些在深海里长相freestyle的家伙们,算挺和蔼可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