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出了个异类——这蛙不会蹦也不会跳

作者: 植梦书的鱼老板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7-08-17

大足短头蛙是一种生活在南非至纳米比亚海滨沙丘的特殊蛙类,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萌态受到关注。它们不会跳跃也不会游泳,依赖于沙地中的水分和食物生存。然而,由于钻石矿藏的开采和非法抓捕,大足短头蛙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你能想起小时候圆鼓鼓的一捏就叫的发声玩具吗?今天给你看个活的!这只在youtube上怼人无数的大足短头蛙,实在很凶猛呢。凶猛?大概也就是凶而萌。它用尽全身力气将身子鼓起,试图用怒吼赶跑入侵者,而它的这一模样,简直就像会发声的玩具小狗,吓得那些两栖爬虫类爱好者立刻把它视作新一代的萌物。

在南非至纳米比亚,有一段长10公里、向内陆延伸不到50米狭长的海滨沙丘。这里常年干燥,只有雨季才会下起稀稀疏疏的雨;雨甚至不会落到地上,在半空中就变成了浓浓的雾气。这样一个“表世界”一般的区域,乍一看是一片死寂——极端的气候使得大型动物纷纷从这里逃离;凑近看,却有着贴地的植被和依沙生存的小动物们,生物在自然节律下周而复始地繁衍生息。这里是沙漠雨蛙的唯一栖息地。

大足短头蛙(Breviceps macrops)常被人称为沙漠雨蛙(Desert rain frog)。它和市面上目前能看到的散疣短头蛙(Breviceps adspersus)是近亲。它们都属于姬蛙科、短头蛙亚科(又名馒头蛙亚科)、短头蛙属,顾名思义,它们的头都很短,形似馒头,蛙界加菲。大足短头蛙的个头其实非常小,直到成年才能长到25mm以上。

而这里的种名macrops是“大眼”的意思——它长着与球形身体不太相衬的一对大眼,略显呆萌。它们有着和浅色沙子颜色相近的保护色,其皮肤上可以分泌一些黏液,使得皮肤表面再覆盖一层沙子,这样看起来就更隐蔽了。每个大足短头蛙的背部都有独一无二的花纹,随着年纪的增长,其背部的图案会越来越清晰。

大足短头蛙的肚皮底下是透明的皮肤,透到可以看到内脏器官,据说这是为了更好地从潮湿的沙子中吸收水份。它的小短腿是用来爬行和掘地的,所以后腿可以说是很强劲了,可以倒退着让自己进入沙子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大足短头蛙一定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并没有。它不会跳也不会游泳。

雨季来临时,休息了一整年的大足短头蛙就会活跃起来。在晚上九点左右,所有的大足短头蛙都会出来夜半集会,到了早上它们就会自行挖洞躲避,这可以说很朋克了。它们出来后会在沙丘表面游荡,吃一些蚂蚁、飞蛾、甲虫、昆虫幼虫之类的。酒足饭饱后,公蛙就会开始鸣叫,吸引母蛙注意;有时公蛙们也会一言不合进行战斗,为争夺母蛙或是展示自己的强健体魄。

在这样特殊的条件下,大足短头蛙会在沙底下挖掘出一个育儿室,用黏液来维系育儿室的潮湿环境,小蛙会从受精卵直接发育成幼蛙,并不会经历蝌蚪阶段。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争分夺秒的蛙了吧。然而,大足短头蛙还是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它们所栖息的地区有着大量的钻石矿藏,为了开采钻石,人们从白沙底层贴近岩石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掏沙搜索。

在这样粗暴的开采下,沙层被搅乱,植被被破坏,生物链断裂,大足短头蛙无处栖身,现在已是易危Vulnerable(VU)等级。

不仅仅是这样,近年来,短头蛙属的蛙类在原生地被大量抓捕,销售往世界各地,到达两栖类爱好者的沙盒中。然而馒头蛙早已适应了原生地的环境条件,在室温环境下反倒出现不适,有的个体甚至在运输过程中已奄奄一息。喜欢并不等于拥有,而非法的抓捕与贸易,更是错误的。

UUID: 5065ff43-dea7-4575-8887-1e17e657afc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8-17_我们中出了个异类——这蛙不会蹦也不会跳.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