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脱是徒步旅行爱好者的天堂,也是科学家的天堂。这里有复杂的地质结构,世界少见的高山峡谷,也有丰富多彩迥异于内地的生物。为了补充墨脱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的信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蔡波老师一行来到这个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我们先后发布了这次科考游记的上篇和中篇,今天发布下篇。上文中提到,高山舌突蛙的叫声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方消失了。在下篇里,它们会再次出现吗?
已有的资料显示,高山舌突蛙的分布仅在大岩洞,海拔在2700-3200米,我们在大岩洞周边的调查,把它们已知的分布范围扩展到了大岩洞周边及对面的河谷和山坡,海拔分布在2500-3200米。但调查还不够详细,我们还需要去别的地方找。这就需要深入德阳沟无人区了。德阳沟无人区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和我们合作考察的西藏林规院,早早办理了相关批文,并派出了考察队伍。
我、刘锋、徐波和谢波,还有向导和几个背工,就被安排进入这个无人区调查。这段时间,天天走山路跨滑坡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相信去无人区的路,也难不到哪里去。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怀着轻松又向往的心情,在原始森林里面走。虽说林子里蕨类太多,看不到什么路,但也还好。后来在向导的带领下,直接进入了一条大的溪流。向导说,在这条溪流里往上爬,然后顺着那一头的溪流往下走,就到目的地了。
我有点蒙圈了,不过对未知地的好奇促使我一定要去看看。这边的溪流很陡,沟里大小石头都有。向导说,沟里平时没有流水,但这次却有小瀑布。溪流周边是峭壁,偶尔一点土坡。爬着周边的土坡,有时候还真不如溪流里走着方便。只不过考验腿力和臂力的时候到了。衣服和鞋子嘛,别想着能干着到目的地。我们一会顺着沟边的土坡爬,一会在沟里攀着石头爬,一路累得够呛,最后只有靠双臂支撑。
站在溪流石头上,可以看到旁边的悬崖峭壁,往下却看不到我们来时的路。满眼的雾气,越看越害怕。在快到山顶垭口时,沟里有块巨石挡路,几乎不能爬上去。向导带我们走出沟,爬上一段只长苔藓的土坡。土坡上人踩出来的窝,只能放下脚趾头。双手,也很难抓着东西向上使劲。有时候甚至连这种窝,都不能长时间踩,因为窝下面的石头是松的,时间一长就可能滑下去。而窝和窝之间的距离,又有点远。
对我这种短腿短手的人来说,感觉整个人都扯开了才能够到一个窝。这个姿势太狼狈,也没谁有空余的手拍照,大家脑补就可以了。我开始恐高,全身趴在峭壁上不敢动,也不知道伸哪条腿才好。谢波说我当时脸煞白,脚还有点抖。还好他是登山队的,指导我怎么踩怎么攀。在他和刘锋的帮助下,我终于顺利地到了垭口。上山的路,你看到人在哪里了吗?(蔡波拍摄)背后的路(蔡波拍摄)终于到了山顶,背工他们正等着我们。
这里海拔3457m左右。我们还看到了阿仓村的人在悬崖上挂的经幡,为了信仰,他们不顾生命安全,在悬崖挂经幡,实在是够拼命。垭口有点冷,我们需要继续走才能暖和起来不至于感冒。垭口的风景很美,但我们已经没力气欣赏,稍作休息后就开始下山。下山这段路,也是沿着溪流,或者就在溪流里面走,一路险峻。周围还是浓雾,看不见下方和对面的情况。
下山时,走在前面的人时刻处于被砸中的风险中,因为走在后面的人,稍不注意就踩下去一块石头。谢波就被砸了背,幸好有背包挡着。而我一不小心竟踩下去一块脸盆大的石头,虽然连忙提醒了走在前面的人。但还是听到那块石头“哐哐哐”了一分钟才停下来。把已经走下去的背工吓坏了。这一路就一个感觉:坡太陡,路难走。下山的时候,只有遇到灌丛和树,我才觉得稳当。因为我可以像猴子一样,抓着树枝、树干或树根往下走。
到了山下,开始下雨。竹林和泥淖的出现,让我觉得分外亲切,也不管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了,只想着赶紧拖着腿到营地烤火休息。说是营地,其实就是找一块平地,用树枝把一块超大塑料布搭建起来,上面是高大的乔木,下面是刚刚整理出来的草坪,旁边是小河沟,十米远是大河。到达营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一路过来,浑身都湿透了,大家狼狈不堪,也没办法顾及形象,纷纷围在火堆,脱了外裤烤火。
霎时红的灰的黑的花的内裤排成一排,相当壮观。原始森林和我们的营地(蔡波拍摄)晚饭前,向导用压缩饼干的铁箱子在火堆上烧了砖茶,加了奶粉,让大家喝了驱寒。然后和背工一起煮了米饭,又用烧茶的铁箱子煮了午餐肉汤。大家就着汤吃饭。吃过晚饭,我们已经没心思再烤干衣服了,大家都迫不及待躺下休息。外面的暴雨下了一夜……营地里,白天烤裤子(蔡波拍摄)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趁着雨停的时候,在周边转悠。
徐波师兄考察植物,刘锋就到处找鸟兽,谢波放无人机。当然,对我来说,任务之一是找高山舌突蛙。这边森林保护得特别好,很原始,几乎没有人来过。树冠很高把天空完全遮蔽住了,树干裹了一层苔藓,树下是各种杂草和膝盖高的蕨类。竹林一片一片得分布在山谷边上。有的地方则是一大片草地,草下面的水能淹没脚背。河谷的一片小草地(蔡波拍摄)据门巴背工说,这种草地是羚牛之类食草动物越冬的天堂。
河边的大树守护着河岸,奔腾的河水冲击着岩石发出轰隆隆的声响。下雨的时候,大家就窝在营地。没事可做是最无聊的,只能躺在帐篷里,看着沙帐。由于有塑料布,我们就没再单独撑帐篷的外帐,但塑料布也会漏雨,所以又在沙帐上铺了雨衣。沙帐外面已经有昆虫在停歇。一只蜘蛛,在沙帐和雨衣之间,一上一下,忙碌着织网。透过沙帐,看到塑料布上有落叶和一些泥垢,显得斑驳。在塑料布上方,就是树林,透着一丝丝白光。
只可惜没有太阳,遍地都是落雨声。谢波因为感到无聊,十分后悔自己当初阻止刘锋带扑克牌,为了打发时间又提出交换看手机里的小说。刘锋则直接建议他把之前的半部电视剧再看一遍。这种无聊直到一只昆虫落在谢波沙帐上才结束。谢波用指头弹了一下,昆虫被弹到了我们这边,刘锋又弹了回去。如此来往,终于找到了消遣。营地里面(蔡波拍摄)天气一好,我们就出去。
和预想的差不多,高山舌突蛙在这边也有,不管是竹林还是树林还是石堆里,都能看到它们,听到它们。这里,它们分布的海拔比记录的低了很多,2221m左右。背工们也没闲着,在山里转悠着找草药,回来的时候又顺便带了几只竹笋。看见竹笋,从成都来的我们觉得很亲切。吃了才后悔不已。因为竹笋菜里没什么油水,越吃越饿。把预定的任务都完成后,我们也准备回去了。一早起来收拾了东西,吃了饭,就出发。
临行前,背工们特意强调我们在山上不能喊叫,会下雨(这倒是和四川千佛山村民的说法一致)。回去的路要更困难些,要么脚踩石头往上爬,要么攀着杜鹃枝条往上爬。山坡十分陡峭,溪流湍急,身边就是瀑布。我们爬几分钟就不得不休息一下,才能再继续。这段回程的路,简直是一直在做引体向上。早上八点出发,到下午两点才看到垭口的经幡。垭口也有高山舌突蛙分布,叫声在海拔3457米以上。
在录制了垭口高山舌突蛙的视频后,我看着两边的云卷云舒,心情比较复杂。累吗?兴奋吗?欣慰吗?可能都有。垭口的风景(蔡波拍摄)回去的路,就在脚下。虽然大家已经感觉不到累了,不过还是需要小心翼翼下山。坡上荨麻很多,草刚长出来,叶子上已经有很多细刺。在上山下山途中,手需要不断地抓来抓去。因为忘了戴手套,手掌、手指都特别难受,但也没办法,只有忍住。
这里山脚下居然也有高山舌突蛙分布,最低海拔和无人区一样,在2220米左右。走了好几个小时,骡马道终于出现在眼前,我们就像看到了高速公路一样兴奋。大家都顾不上疲惫甚至顾不上说话,心里只想着快点回去,离开这片泥泞的林子。归心似箭的我们,看到了骡马道就像看到了高速公路(蔡波拍摄)终于到了落脚点,我发现头皮、脸上到处开始发痒。山上的蠓太多,我只顾着赶路,没做防护。
收拾妥当后,我才顾上给家里打了卫星电话,报了平安。这次的调查,让高山舌突蛙已知的分布面积和海拔数据都超过了记录。它们已知的分布面积已不再只是大岩洞那几百平米,而是40平方公里左右。以前被认为分布海拔在2700-3200米,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它们的垂直分布最低海拔在2200米左右,最高海拔在3500米左右。而高山舌突蛙栖息的生境,不止在针阔混交林中,还在落叶阔叶林和高山灌丛中。
它们还有个特殊之处,就是几乎整天都会鸣叫,特别执着。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下雨还是天晴。当然,这次科考的收获除了很多高山舌突蛙的原始信息,还有不少其它物种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理解到,老一辈科学家在他们那个年代科考,所遇到的条件比我们艰苦得多。他们都能忍受,我们为什么不能?最后我想说,墨脱这些特别丰富的物种和多样的生态环境能完整保留至今,特别不容易。
希望去到墨脱的每个人,都能做到除了照片和垃圾,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和汗水,不留下任何东西。科考队出发前的合影(西藏林规院刘务林研究员拍摄)这次的科考任务结束了,但是后面还有其它的科考任务,这是一项任务的终点,也是另一个任务的起点……共同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