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强、崔向群两位院士就陈建生院士关于12米大型光学望远镜建设方案的争议进行了回应,使得这一科学项目的争议进一步升级。同时,百余位青年学者也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达了对这一望远镜设计方案的意见。
科学家在公开媒体平台上争议科学问题、争议科学项目的决策,走向公开、透明,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现象,这无疑是中国科学界的一种进步。
继8月6日(上周日),《知识分子》首先报道中国天文界争议12米大型光学望远镜建设方案,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马冬林的同意,刊登了他们对于相关技术方案的陈述理由之后,我们一直与争议另一方,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苏定强保持联系(此前在8月4日下午联系两位但一直未获回复),希望他们也能就此事发声。
8月8日,我们获得两位院士的正式授权发表他们的看法。同时,我们注意到一批青年天文学者就此事也公开发表意见,我们获得相关作者同意,今天一并刊登。
在此事热烈争议的最近几天时间里,双方各有私下通讯在网络流传。作为严肃的科学媒体,《知识分子》第一时间向当事人求证信件的真实性,在报道中审慎选择信件内容。我们将继续报道理性的争论。
《知识分子》此前报道链接中国天文界公开争论:“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该怎么建争议双方代表:中科院院士陈建生天体物理学家。1938年7月生于福建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曾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与其他学者合作首次得到类星体吸收线光谱中Lya1Lyg的强相关,以及Lya1Lyb强相关的最好结果,从而确证了高红移宇宙空间原始氢云的存在。与同事合作通过分析类星体吸收线证明了高红移星系的存在,并通过对元素丰度的测定和比较显示出星系化学组成在百亿年内的演化。在国内率先开展类星体物端棱镜巡天,发现上千个类星体候选者。
结合我国条件,发展了实测手段并开展研究首次提出并与同事一起实现了在施密特望远镜上用CCD进行多天体同时快速测光的方法,开辟了一条大样本天文研究的新途径。
中科院院士苏定强天文学家。1936年6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武进。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9委员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主席。
在大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折轴系统和透棱镜改正器。和王亚男共同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光学系统优化程序。提出了应用主动光学产生按传统概念不能实现的面形变化的光学系统的新思想,和王绶王官共同提出了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领导研制成我国第一个Lyot双折射滤光器、第一个主动光学实验系统。
参与了我国多个天文望远镜和仪器的研制,做了许多重要的创造性的工作。代表作为“中国2.16米望远镜的主光路系统”、ActiveOpticsinLAMOST等。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女,天文学家。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
197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199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还为我国研制未来极大望远镜奠定了基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