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图与书并列,均指向人文教化之根,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唐人“左图右史”沿袭此意,流变至今则有图书馆之谓。然而后世之“图”,又有“图像”、“谋划”之意,“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图”与形象化的“画”、“像”逐渐贴近而与作为文字载体的“书”分流。
在这个方兴未艾的读图时代,揭橥“图”之本意而免其被快餐文化完全吞噬,本专栏愿做一点尝试,作者关注的重点是古今中外各种图画中的文化信息,特别是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医学,以及为之奉献的知识英雄们。
宫廷画师小霍尔拜因头图是德国画家小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498-1543)的《大使们》(The Ambassadors)。
一年前作者曾在《科学的历程》公众号上介绍过,今次借着这幅杰作讲一点相当于“明朝的那些事”,不过故事发生在16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小霍尔拜因出生于德国的一个艺术世家,父亲、叔父和哥哥都是有名的画家。他成年后移居瑞士的巴塞尔,在那里结识了很多欧洲名流,其中就有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学者荷兰人伊拉斯谟(Erasmus of Rotterdam,1466-1536)。
他为伊拉斯谟画了多幅肖像并为其《愚人颂》(Moriae Encomium)制作插图,该书无情地抨击帝王权贵乃至天主教会,对人性的种种缺陷也进行了嘲讽,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亨利八世和他的女人们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他身材高大,精力充沛,聪明过人,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用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交流,甚至用拉丁文写过一本书。
这位“骑士国王”自幼舞枪弄棍,喜欢赌博、摔跤、打猎和室内网球,动辄就与身边的贵族武士们真枪真刀地比武。他又颇具文艺才华,不但能演奏多种乐器,还留下一些自己创作的曲谱。欧陆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亨利八世时代涌入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地,著名的剑桥三一学院就是他支持创办的。
三国演义中的法国大使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兰西争霸欧洲的局势下,偏于一隅而羽翼渐丰的英格兰就成了一块香饽饽,第三位骑士国王亨利八世自然是欧陆两位枭雄争相拉拢的对象。历史上,英格兰与法兰西的恩怨情仇延续了数百年,因此在多数时间与场合,亨利八世都站在西班牙一边反对英国的宿敌法国,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一开始也还算圆满。1513年,当亨利八世率军在法国征战时,凯瑟琳王后当了六个月的摄政。
那时苏格兰在法国的支持下造反,凯瑟琳向出征的英格兰军队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最终在弗洛登战役击败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凯瑟琳也一心要为亨利生一个男嗣,不幸的是三名男婴都流产或早夭,唯一活下来的女婴就是当了五年(1553-1558)英格兰女王的玛丽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