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制力的发展与培养

作者: Ceilea_Pandora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7-08-04

本文详细讨论了儿童自制力的发展及其重要性,分析了自制力的定义、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儿童的自制力,特别是如何防止儿童沉迷游戏。

当年的植物大战僵尸也好,现在王者荣耀也罢,对家长来说,将游戏交到年轻孩子手中总是件令人忐忑不安的事情:他们自制力这么弱,会不会从此沉迷游戏了,不好好学习?而对一心想玩到游戏的孩子来说,怎样向父母证明“我棱控几得住我记几”?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儿童自制力的事。孩子玩游戏时能否保持自制不沉迷,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

什么是自制力?自制力(self-regulation)是根据环境需求,掌控精神状态、情感、行为和注意力的能力。它不单单事关自我控制,还包括抑制自己第一反应,排除不相关刺激的干扰和坚持完成相关任务(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任务)的能力。

自制力用得完吗?自制力是稳定不变的还是会被消耗的,学界各派的看法不一。

凯斯西储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戴安娜•泰斯(Dianne Tice)夫妇根据自己设计的自制力的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下降。然而,《心理科学观点》(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学术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打破了以上观点。对2000多名受试者进行实验后,并没有发现“自制力损耗”。

甚至在后期更多的科学家和学者重新进行数据分析之后,也不能证明自我损耗的存在。

自制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自制力其实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发展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自制力有不一样的表现。婴儿会借助一些简单的动作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他们需要休息的时候会转移目光或者扭头,当他们听到很吵的声音后会吮吸手指。两岁之后,大多数学步儿就已经掌握一些自我控制的技巧了!在他们想要某物的时候,可以耐心等待一小段时间。在别人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也能够注意力集中,保持一小段时间。

对儿童来说自制力意味着什么?自制力,不但表现在学习成绩、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可以让他们在跟同伴和成人交往沟通的时候更熟练和成熟,更容易获得友谊,更容易对事情集中,更快学会新的东西,以及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另一方面,有问题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就更少。

怎么让孩子们的自制力更好一点?影响自制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身因素包括儿童大脑的成熟程度和儿童的气质。大脑的成熟程度,特别是大脑额叶区域的成熟程度与抵抗干扰和抑制反应有关。大脑额叶区域会经历两个阶段的快速发展。第一个阶段是婴幼儿时期,第二个阶段是4-7岁时。这两个阶段大脑额叶区域和自制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

最后是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种族背景和学校的影响。不同文化对儿童的期待也不同,父母用当地文化的准则来为孩子制定控制标准。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德国与喀麦隆幼儿的棉花糖实验,研究者认为实验结果差异源于喀麦隆大多数家庭没有水和电,孩子很小就要帮家里做很多工作,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控制情绪、控制欲望和需求,所以比起德国的孩子自制力很强。

怎么才能让孩子拥有不沉迷游戏的自制力?首先,抚养者要沉着冷静,让孩子有安全感。家庭成员生活有规律并且有明确的界限。其次,儿童要能够被倾听和理解。成人要在他们沮丧、疲惫和生气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帮助。儿童要有机会见证成人怎么管理和约束自己情绪和行为,并且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因为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节奏,规划时间去学习和玩耍。

UUID: 35f357fa-426f-4d56-8a94-22f5bd2c3a3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7/2017-08-04_我家孩子没自制力!玩起农药没完没了!你说啥?怪我太穷?.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