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张毅在北大报告的学术笔记

作者: 王雪征

来源: 微信公众号“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发布日期: 2017-07-27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毅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关于表观遗传学和染色质重编程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其实验室在表观遗传修饰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研究成果。

2017年7月5日周三下午3点,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饶毅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毅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佑才报告厅为师生们做了题为“Epigenetic and chromatin reprogramming at the beginning of mammalian life”的学术报告。

张毅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其实验室早期围绕表观遗传修饰展开的系列工作,包括发现了NuRD (Cell 1998),PRC2 (Science 2002),DOT1L (Cell 2003, 2005),JmjC (Nature 2006),PRC1 (Nature 2004), Tet (Nature 2010, Science 2011) 等诸多重要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去甲基化,泛素化等表观遗传修饰酶类。

接着,张毅教授着重介绍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与成果。张毅教授课题组近年来研究兴趣包括探索表观遗传调控在神经生物学领域以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在神经生物学领域,他们着重关注表观遗传调控对动物学习及记忆(reward-related learning and memory)中的功能。

他们采用小鼠作为模式生物,以药物成瘾作为记忆的模型,将大脑中不同类型的单个神经细胞进行分离,同时配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其转录组学,表观遗传组学等信息,研究在药物成瘾过程前后,不同类型神经元中的生物分子的变化,进而剖析表观遗传调控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功能。通过单个神经细胞的分离与测序,可以研究大脑中特定位置以及特定种类的神经细胞进行分析,以期从更精细的层次了解记忆本身的分子机理。

在早期胚胎发育领域,他们着重关注表观遗传调控在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作用。

继而,张毅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近年来的几项已经发表或即将发表的研究工作。第一,他们发现,在小鼠合子发育过程中,核小体组装会对核孔复合物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二,张毅教授介绍了其实验室在DNA去甲基化研究中的贡献。第三,张毅教授介绍了他们改进的Low-input DNase-seq技术探索着床前胚胎转录调控元件的工作。

最后,张毅教授介绍了部分即将发表的工作 (Inoue et al. 2017,7月19日已在线发表)。在互动环节,老师、同学就讲座内容和张毅教授展开热烈地讨论。

UUID: ec729518-08ab-464a-b73f-01100c1591a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7-27_哈佛大学教授张毅在北大报告的学术笔记.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