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见到子持莲华的“肉身”之前,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很萌呢。它造型可爱、皮实好养,白菜价的它一不小心就能养到爆盆,不愧是一种对新手友好、又容易产生成就感的多肉植物。萌萌的一整盆,心动了吗。伸着小手的一枚萌肉。子持莲华这一名称来自日语“子持ち蓮華”,不由得让我联想起《诗经》的经典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拥有青灰色的短匙形肉质叶,被着一层薄粉,叶片排列成莲座状,宛如一朵朵小莲花。
叶腋处容易产生走茎芽,时间长了就会像举着小手一般伸出去,如同母亲牵着孩童,非常可爱。莲座状排列的叶片层层叠叠。飘色进行中……然而,我们之中好像出了个异类?子持莲华的学名是Orostachys boehmeri,景天科、瓦松属的一种多肉植物,原产于日本,分布在本州北部和北海道的高海拔山区。
瓦松属(Orostachys)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属名由希腊语oro(山)和stachys(穗状)组成,意为在山地生长而盛开穗状花序的植物。开出了穗状花序的子持莲华。中国也有很多瓦松属的植物,常见如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在南方,乡下老房子的瓦顶上,古镇水乡的街边墙缝中,在受人干扰比较小的地方,经常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屋瓦之上冒出的几株瓦松。不想开花,不想长大。
瓦松属的植物有一个比较“丧”的特征:它们是二年生植物,这就意味着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子持莲华,在第二年的秋天,它们会从叶丛中心,抽出小宝塔一样的穗状花序;在开完花后,母株由于养分过度消耗,很快就会go die,所以有“花后母猪死”的悲伤故事。除瓦松属以外,景天科莲花掌属的全部多肉、景天属的一部分多肉植物也会有这一“毛病”。
所以在刚抽出花箭时候,我们不妨可以准备好剪刀,毫不留情地将其咔嚓掉,以延缓母株衰败的势头。然而,这也只是缓兵之计,被砍掉生殖器的母株一般还是会继续衰败,直到挂掉。其实你也不用伤心,子持莲华自有一套繁衍后代的办法:它们的花小而多,密集地挨在一起,非常容易成功授粉。种子细小如尘,随风四处传播,遇到点土壤雨露,很容易萌发;加上适应力强,很快就能长成新的植株,所以它们根本不愁没有后代。
扦插党之日常技能修炼。对于阳台党来说,最简易的繁殖办法就是扦插。子持莲华的走茎芽会在夏末秋初达到爆发式的生长状态,如果你种满了一盆,那么这些“小手”会密集到给你造成心理阴影。一般来说,走茎只要长时间接触地表,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就能长出根系抓住土壤;当你把茎剪掉,就能得到一株“新”的子持莲华。如果等不及,也可以把走茎芽剪成1~3cm左右的芽段,插入土中浇点水,避开大太阳,一般成活率是很高的。
不过靠叶插进行繁殖,成功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和莲花掌属一样。由于营养繁殖太容易,所以子持莲华的价格一直很亲民。这两年园艺家培育出了子持莲华的带锦品种,黄白色的锦覆盖在叶片两侧,非常可爱。加上出锦的光环,所以刚一上市就很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身价百倍。不过还是由于太容易繁殖、供过于求,价格自然就慢慢回跌啦。休眠的你最可爱。很多人喜欢子持莲华,是因为它们那包得紧紧的叶片,如小小的玫瑰花蕾一般可爱。
于是买回来养到夏天,却发现它们变得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叶片变得长而薄,造型也不紧凑了,怀疑买到了假的子持莲华。别担心,这是它们本来该有的面貌。子持莲华在秋冬时节,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强,它们的叶片会变得短而厚,会略微呈现出淡淡的粉色,这就是它们颜值最高的时候啦。如果持续低温,它们便会进入到休眠状态,外围的几圈叶片会干枯,中心的叶片变得短而小,排列得非常紧凑。
瓦松属植物一般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这是它们应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法则,子持莲华也不例外。到了夏天,子持莲华紧紧包裹着的叶片会慢慢打开,变得宽而薄,造型倒是有点像拟石莲属的多肉。虽然子持莲华是夏型种,不过夏天养护也要稍微注意下,不要把它们放在大太阳底下暴晒,要注意遮阳和通风。不过,如果光照略有不足,它们就会徒长到连亲妈都不认得。所以我为什么安利子持莲华给你们呢?
人家有颜值又好养活,关键还能观察它们有趣的生活史,几块钱一大盆的东西就能达到这种效果,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