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早在五、六年前的微博上,长颈羚就已经很火了。那时很多网友发来一张动物正面照,叫我鉴定是什么东西。后来,这张萌照引发了网友的大量转发,在那个年代,单条微博就有四五百的转发量,也是不小啊。长颈羚可是元老级别的现象级网红。这是一只正在反刍的雌性长颈羚,嘴里嚼来嚼去地,两个腮帮子鼓鼓地,不停地蠕动;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既警惕,又呆萌。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那一对巨大的扇风耳:从正面看,耳朵很长,略呈饱满的葵花籽形;耳朵面积大,几乎可以盖住整张脸;耳缘和耳基部白色,耳尖儿和背面是棕褐色,与体色基本一致;内侧则有4~5条放射状的黑色粗体线条,好似从耳朵里喷洒出的浓墨。它的额头上也有两抹黑色,这也是雌性的重要特征。长颈羚无论雌雄,眼周都是干干净净的白色,但雄性的额头没有黑色斑。
生活在非洲东北角的我第一次去肯尼亚的时候,就把长颈羚作为我的目标物种,特别想看到它们。然而,并不是去了肯尼亚就一定可以见到。由于区系——物种的地理分布规律——的原因,在肯尼亚,只有北部(比如著名的桑布鲁国家公园),才可能见到。原来,长颈羚只分布在非洲大陆的东北角,在海盗经常出没的国家索马里,当地人叫它Gerenuk——现在成了它的英文名,意思是“长颈鹿的脖子”。
此外,还可见于吉布提、肯尼亚东部和北部、坦桑尼亚东北部。由于谢贝利河的分割,长颈羚形成了2个地理种群,传统分类上分为2个亚种——北部亚种和南部亚种。
从一种长颈羚,到两种长颈羚说到这里,我要提一位影响世界哺乳动物分类学的大家,他是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荣休教授考林·格鲁维斯博士,他擅长灵长类和有蹄类分类,也经常来国家动物博物馆检视标本。
2011年,他与已故有蹄类分类大家彼得·格鲁博教授合著了《有蹄类分类》,把许多有蹄类物种的亚种提升为种,其中就包括长颈羚。201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野外手册系列之《世界牛科动物》也采纳了这个分类系统,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新种,也包括北长颈羚和南长颈羚。我在桑布鲁见到的是南长颈羚。
长颈羚的特殊性,并不仅仅是基因层面,大家更关心的还是它们的脖子。
长颈羚经常站立起来吃灌丛或矮树上的叶子,而不像其他羚羊那样吃地面的草;与传统的瞪羚、原羚相比,它们的体型是最修长、最高挑的了。一般的雄性,如果把角的高度也算上的话,几乎相当于成人男子的高度。雌性的个头也不容易小觑。但真到了桑布鲁,想观察长颈羚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如果你在马赛马拉、塞伦盖蒂等稀树草原地区“游猎”,汤氏瞪羚、格氏瞪羚、黑斑羚等羚羊是几乎不怕人的,它们甚至可以距离你乘坐的车很近。
可桑布鲁的长颈羚生性警觉,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可不好找。
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别的羚羊能跑,长颈羚不能。那些生活在稀树草原上的羚羊,其生境地域开阔,非常容易被狮、豹、猎豹、鬣狗等天敌发现,因此,只有能够疾速奔跑逃避追杀的羚羊才能在稀树草原活下来。而长颈羚生活的环境,多是低矮山地丘陵,周围都是灌丛、矮树。您说,它们往哪儿跑?遮蔽物、障碍物太多,根本跑不掉。
另外,我们也可以设想,长脖子、细长腿都不是利于快速奔跑的身体结构,每跑上一步,先得等脖子过来,再跑第二步!晕啊!因此,长颈羚索性不着急忙慌地奔跑,而是躲藏在灌丛矮树之间,与天敌们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这样的逃避敌害策略,让人类也找不到它们啦。另外,历史上东非局势不稳,人类战争频仍,射杀与偷猎野生动物也相应较多。因此我怀疑,生活在那里的长颈羚胆小怕人,也有“天灾人祸”的原因。
好在,目前长颈羚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级(NT),野外种群还算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