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鸭兰:扮成鸭子的兰花

作者: 沙漠豪猪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7-07-11

飞鸭兰是一种独特的兰花,因其花朵形状酷似小鸭子而得名。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依靠复杂的传粉机制吸引叶蜂进行授粉。飞鸭兰的花结构独特,花朵倒着生长,形成鸭子形状,吸引昆虫传粉。尽管飞鸭兰在园艺上难以引种成功,但其独特的外形和传粉方式使其成为植物界的明星。

堂堂一棵兰花,非要打扮成鸭子,你说你图啥

这些年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很多萌点崎岖的怪异植物照片,今天的主角飞鸭兰Caleana major就是其中之一。模样古怪,但也是萌点所在!其实这种海外的兰花本来没有中文名,其属名Caleana源于英国植物学家George Caley的名字,音译的话可以叫做卡莉娜兰,不过由于它开花像小鸭子,而飞鸭兰这个名字确实比较形象,现在基本已经成了它正式的中文译名。

飞鸭兰在目前的分类系统中是飞鸭兰属唯一的一种植物,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部和南部以及塔斯马尼亚岛上,是一种小型地生兰花,生活在稀疏的桉树林下或者灌丛附近。别看飞鸭兰的照片传得到处都是,俨然一副网红模样,它在原生环境中其实是一种特别不起眼的植物。

每株飞鸭兰上只有一片10cm长的线形叶子,长在植株基部靠近地面的位置;要是脱落了或是被动物吃了,那么整个植株就只能看见孤零零的一根光杆上,顶着几个硬币大小的棕红色的小鸭子(偶尔也有绿色的啦)。兰科植物可以说是所有植物中花结构变化最多的一个类群,每朵兰花拥有三枚萼片、三枚花瓣以及一个合蕊柱。花瓣中一般有一枚特化成复杂的结构,称为唇瓣。

合蕊柱是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起的结构,顶端有花药,靠下一点的位置是柱头。如果直接拿来飞鸭兰的小鸭子花和上图对照,可能会觉得怎么都对不上。这是因为飞鸭兰的花相对于其他兰花是倒着长的,相当于花朵长出来后向后仰脖,对就是《ONE PIECE》里女帝汉库克的那个鄙视过头的姿势。飞鸭兰这种复杂的花结构是和传粉相适应的。与之前出过场的蜂兰一样,飞鸭兰也是依靠拟交配的策略吸引昆虫帮着传粉。

帮助飞鸭兰传粉的昆虫是当地的一种叶蜂,吸引雄性叶蜂的结构就是唇瓣上的“鸭头”。相比之下,飞鸭兰的陷阱要更暴力一些。当叶蜂落在唇瓣上产生振动后,唇瓣的基部会迅速向下弯折,把受骗的叶蜂使劲往合蕊柱上砸。被砸得晕头转向的叶蜂身上就会携带上黏性花粉块,再一次上当时,就会把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柱头……也就是说,每一朵飞鸭兰花成功授粉的背后,都有一只可怜的叶蜂,至少被揍了两次。

不光昆虫访问,只要是一定强度的振动都会让飞鸭兰低头。在刮风下雨之后就可以看见,飞翔的鸭子们纷纷缩起脖子睡觉,而用不了多长时间,它们又能重新抬起头来,继续勾引叶蜂。飞鸭兰的花期是九月到翌年一月,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夏季。当传粉成功后,鸭子们就慢慢枯萎皱缩,花被下方的子房会慢慢发育成三棱的蒴果,成熟后释放大量细小的种子。

飞鸭兰样子可爱,又不特别怕热怕冷,一直以来,其实都有园艺工作者想把它引种到花园里,但是无一例外地全都失败了。这是因为引种工作哪方面做得不够吗?其实是因为,飞鸭兰的根系和土壤中的真菌保持着共生关系。当飞鸭兰移栽到别处后失去了共生的真菌,最多活一两年就会衰弱死亡。兰科植物常与菌根真菌保持互利共生的关系。因为兰花种子没有胚乳,萌发初期必须要靠共生真菌的菌丝提供营养。

像飞鸭兰这样,成体植株也和真菌牢牢绑定的类型也并不少见,所以在野外看到了包括兰花在内的各种野花,请欣赏一下拍个照片就好,不要想着挖回家种,大多种不活的。在旧的分类系统中,飞鸭兰属除了飞鸭兰还有两个种,2014年被重新划归进了小鸭兰属Paracaleana(嗯,也是一群暴力传粉的兰花)。

这两个转会的鸭子是分布在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小鸭兰Paracaleana minor和西澳大利亚的Paracaleana nigrita,它们的花朵结构和传粉行为都和飞鸭兰很相似,不过这俩的“鸭嘴”上有许多颗粒状突起,很容易和飞鸭兰区分开来。

UUID: 1918226a-e536-4b86-a9ec-1e4e602a5ae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7-11_堂堂一棵兰花,非要打扮成鸭子,你说你图啥.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