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山羊吃小鸡”的视频火了:一头“老实巴交”的山羊,看着面前箱子里萌萌哒的小鸡仔儿,居然“兽性大发”,一只接一只吃了起来……究竟是牵了“假羊”,还是每只羊其实内心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对于羊和牛、马、鹿、骆驼这样的有蹄类动物,我们一般称为“食草动物”,至于它们吃的是草还是树叶、树枝什么的很多人都没有再多想,甚至觉得“理所应当”。上面那些打着引号的形容词都是我们人给这只羊加上的,至于它为什么要吃小鸡,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讲讲。
羊适合吃鸡吗?我们人类知道肉的营养高、热量高,动物也都知道。食草动物选择以低营养又不好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植物为食,当然不是因为“心地善良”,而是因为它们祖先长期以来的生存策略,并造就了与此适应的身体结构。所以在探讨山羊是不是“假圣母”之前,应该先看看,它们的身体适合吃小鸡吗?
看牙齿哺乳动物看食性先看牙齿,山羊作为食草动物,它们没有食肉动物的犬齿,嘴巴前方只有像凿子一样细长、前伸的门齿,适合切断草叶树叶。门齿后面是一大段空隙,然后才有咀嚼用的臼齿。这种结构就像缺了半口牙的老太太,并不适合咬住和撕扯猎物。所以视频里这只山羊,叼个嘴边箱子里的小鸡都失败了N次。
看胃再看山羊的胃,我们知道羊是典型的“反刍动物”,吞到胃里的食物能反刍回嘴里接着嚼。它们的胃分为4瓣,前三瓣都是食管特化形成的,主要用来储存食物,最后一个“皱胃”才承担主要的消化功能。我们人类消化不了植物身上的纤维素,而羊胃里有大量共生细菌,能把纤维素分解成可消化的糖类。
看脚丫食草动物为了快速逃命,四只脚都进化成了蹄子,完全没有抓握能力,而作为猎食者的食肉动物,如果也长这么一副“小手”恐怕就要饿死了。所以在野外,一只羊几乎不可能抓到什么猎物。如此分析了一遍,你会发现羊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身体结构好像都不太适合吃肉,那它为什么还要吃小鸡呢?
开荤不是稀罕事食草动物“开荤”虽然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极为稀罕的事情。比如在北美洲,就有人拍到过一只白尾鹿在冰天雪地里吃死兔子,还有研究者观察到它们吃地面上的鸟蛋、雏鸟;在苏格兰,甚至有人见过红鹿津津有味地吃着海鸟幼雏。
食草动物没有主动捕猎的能力,但如果有送上门来的肉,那谁还会傻看着呢。尤其是麑羚、山羊和白尾鹿这样的中小型食草动物,肠胃体积有限,偶尔来点高能量的肉食补充一下也理所应当。毕竟“食草动物”这个身份是人类定的,动物自己可没有义务去遵守。
今天食草动物的主力——偶蹄类(牛羊、鹿、骆驼、长颈鹿、猪)和奇蹄类(马、貘、犀),在数千万年前都是由荤素都吃的杂食动物演化来的。今天仍然喜欢吃肉的猪,就沿袭了祖先的杂食习性,牙齿和消化系统并没完全转变成“食草模式”。
从杂食动物、甚至肉食动物演化成植食动物的例子,也不罕见。大熊猫算是比较近的例子,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在四川红外相机拍到大熊猫啃食牛羚骨的画面,甚至还有个别大熊猫下山觅食偷吃了村民家养的羊。
相比之下,从已经变为“植食专精”的动物类群中再演化出肉食后代,几乎没有先例。也就是说,一旦彻底走上吃素道路,子孙们就只有放弃捕猎、吃肉的能力——倒不是说吃素就比捕食容易,而是吃素需要更特殊的牙齿、更复杂的消化系统,以及适合逃命而非捕食、杀戮的四肢。今天的牛羊鹿虽说也能偶尔吃点肉换换口味,但它们的身体结构已经不适合这个了,它们的后代也不会变成肉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