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27日,中国各大城市的报纸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条新闻:“闻名全世界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已于本月16日自美国返抵首都北京,并已回清华大学任教。华氏系于1946年应美国伊利诺大学之聘,前往讲学。华氏回到清华大学以后,受到该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华氏在回国途中曾发表一封信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号召留美学生回国为伟大的祖国建设和发展而努力。”
这则新闻中的一句话与史实不符:“华氏系于1946年应美国伊利诺大学之聘,前往讲学”。真实的情况是:1946年7月,华罗庚和曾昭抡两位教授,带领孙本旺、唐敖庆、朱光亚、王瑞駪等学生一行7人,从上海登船前往美国,并非讲学,而是受民国政府派遣,赴美考察原子能科学。
1950年3月11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送了华罗庚在归国途经香港时写下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写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这句话在当时的留学生中引起相当共鸣,余音绕梁,回荡至今。
1949年底,当华罗庚携家眷回国之际,他的同行数学家陈省身和家人从中国到美国刚好一年。
陈省身于1948年12月31日应奥本海默之邀举家离开上海赴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了半年后,到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接替了E.P.Lane的教授职位,1960年,受聘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丘成桐1949年4月出生于广东汕头,同年9月随父母移居香港。1969年秋,丘成桐在香港中文大学提前一年修完了四年课程,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陈省身攻读博士学位。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追忆华罗庚先生留美与归国的心路历程。1946年7月的一个清晨,华罗庚与曾昭抡、孙本旺、唐敖庆、朱光亚、李政道、王瑞駪一行7人,在上海黄埔江畔,登上了“美格将军”号轮船,驶向美国。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原子武器的巨大能量举世瞩目,中国政府决定由军政部长陈诚、次长俞大维着手筹划中国原子能的发展计划。俞大维即委托曾昭抡(两人是姻亲关系,曾昭抡的夫人俞大絪是俞大维的妹妹)在西南联大酝酿此事。
和华罗庚同一时期赴美的物理学家吴大猷回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约十一月,由于原子弹的震撼,军政部部长陈诚、次长兼兵工署长俞大维,思建国防科技,乃经由曾昭抡(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邀笔者与华氏(华罗庚先生)去渝商谈。笔者直陈我国科学毫无基础,国防高级科技,更非一蹴可致,我们只能由培育人才着手。此虽确是基本做法,但缓不济急,颇使陈氏失望。
后陈、俞二氏决采此议,向学校借聘笔者、曾昭抡及华罗庚三人,遴选并率领物理、化学、数学质优青年学生数人出国研习,以二年为期。曾昭论与王瑞駪、唐敖庆(化学),华与孙本旺(数学)(到美国后补选已在美国的徐贤修),及笔者所选的李政道、朱光亚(物理)共七人,于三十五年七月初由沪乘船赴美。笔者则因奉朱家骅先生命,代表中央研究院及教育部去英伦,参加英国皇家学会牛顿300周年诞辰庆祝会,由欧绕道赴美。
8人皆由军政部支予两年费用,我等3人每月各400美元,学生5人则数略小,令已不复记忆了。”
1950年3月,华罗庚从美国回到了他曾经熟悉的清华大学,家也安在清华园里。早在1930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上读到华罗庚的一篇论文,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并不认识华罗庚,于是他开始寻找华罗庚。巧的是,算学系教员唐培经是金坛人,认识华罗庚,于是联系上了。终于,伯乐找到了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