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问问你爸妈:你是怎么来的?估计你爸妈会说你是充话费送的。不过科学家会告诉你——你是从鱼进化来的。不用怀疑,这是真的。首先要有肺,才能直接呼吸空气。其实当时好多鱼都有肺,但大多数仍然生活在水里,唯独肉鳍鱼类脱颖而出,不仅用肺呼吸,还靠着强健的肉质鱼鳍“爬”上了岸。现生的一种肉鳍鱼——拉蒂迈鱼,胸鳍壮得像条胳膊。它最早在南非被发现,后来南非人把它印在了邮票上。
上岸之后,为了方便走路,肉鳍鱼的一对胸鳍变成前足,一对腹鳍变成后足,于是才有了四足动物。人也是一种四足动物,只是我们把前足叫“手”,后足称为“脚”。所以说到底,人就相当于“超级改进版”的肉鳍鱼。鱼的肉鳍实在功不可没。不过这都是后话,就算长大了的肉鳍鱼会走路,但它们的后代也离不开水,毕竟产卵还是得在水里。
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让孩子生下来就能在陆地上生活,卵的保护就十分重要——得想办法给卵保水,于是后来卵就有壳包着了,比如最常见的鸡蛋。这还得从蛋里面的“羊膜”说起:一个鸡蛋的结构,硬壳里面有4层膜包着胚胎,换到人身上相当于胎盘。羊膜围成一个空腔,也就是“羊膜腔”,里面充满羊水,保护着胚胎。蛋之所以能在没水的地方孵出幼崽,主要归功于羊膜。
目前已知最早有羊膜的卵,是距今2亿年前的恐龙蛋,然而家鸡的祖先8500万年前才出现,比蛋晚了1亿多年。下次再有人问你,你可以理直气壮告诉TA:先有蛋,才有鸡。说到这里,爹妈和孩子已经都能上岸生活了,但这只算刚在陆地站稳脚跟儿,离现在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还有点远。因为还有一点很重要——要能吃。要做到能吃,牙很关键。牙口好,才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人类崛起的一大原因,就是牙齿开始分工合作了——一张嘴里能长三种不同的牙齿:门齿负责切割,颊齿嚼碎食物,犬齿用来战斗或者梳理皮毛。在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之间,牙齿的差别越来越大,甚至用一颗臼齿就能鉴定是哪种动物,我们中国的“北京人”就是这么被发现的。
这个“北京人”不是指住在北京的人,而是几十万年前生活在周口店的古人类——“北京直立人”,他们身材矮小,外形有点像猿猴,但会点火,还会用石头做工具,偶尔还搞个烧烤马头轰趴。就靠这几点,人类就站上了食物链顶端?呵呵,把“北京人”拖回洞里饱餐一顿的硕鬣狗第一个不答应,上面那个支离破碎的头骨就是证据。所以现如今的我们,到底是怎么来的?
从鱼到人的进化之路,三言两语讲不完,所以这周末的博物课堂,中国古动物馆王原馆长带着15块中国化石,带你一起去看这场漫长的进化之旅。王原,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喜欢研究化石青蛙和化石蝾螈。发现和采集了很多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讲座标题: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讲座时间:2017年7月9日19:30。讲座地点:博物课堂直播间。
收听方式:识别二维码关注博物课堂公众号,发送“讲座”,系统自动回复直播间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