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一养一大群的狐猴,在野外怎么都濒危了?

作者: 霜天蛾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7-07-06

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尾狐猴的生活习性、社会结构、饮食习惯以及面临的濒危现状。环尾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行为特征闻名。尽管在动物园中数量众多,但在野外,它们正面临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和盗猎等多重威胁,数量急剧减少。文章呼吁保护这些珍稀物种,避免其野外灭绝。

动物园一养一大群的狐猴,在野外怎么都濒危了?大家还记得之前介绍的貉和浣熊吗?再加上小熊猫,相信大家已经成功弄混了这三个物种!那么,今天不妨再加一个啦(捂脸)。每片大陆,每个地区,都有代表性的明星物种,如南美的树懒,北美的野牛,中国的熊猫,土澳的袋鼠……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大岛,也是世界第四大岛,这个岛上生活着一类独特的生物,而且仅生存于这个岛上。

它们中间最广为人知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环尾狐猴Lemur catta。

嗨大家好!今天由我环尾狐猴带大家进入物种日历的脸盲症治疗区(雾)。图片:Michal Hruby / flickr

脸盲就算了,命名也很崎岖。身为灵长目的环尾狐猴,和食肉目的那三个物种关系很远,但这并不妨碍环尾狐猴加入脸盲症豪华套餐!作为灵长目的基群,狐猴科(Lemuridae)的成员长得跟我们心目中的灵长类形象差很远。以环尾狐猴为例,它有猴子的身体和四肢,却长了一个犬科脑袋,形如狗嘴的口鼻部为黑色,大大的红褐色眼睛周围有一圈黑眼圈,身后拖着一条比身体还长的尾巴。

环尾狐猴身长40cm左右,而尾巴可长达60cm,有着13~14个黑色环纹。黑眼圈加黑环纹尾巴,是不是有点浣熊的感觉?其实也好区分,浣熊只有鼻子是黑的,环尾狐猴整个口鼻部都是黑色;浣熊的眼睛为黑色,贼溜溜、水汪汪,而环尾狐猴的眼睛更大,黄色或红褐色。

环尾狐猴的属名Lemur由林奈命名,来源于拉丁语lemures,意思是古罗马神话里的一群夜游魂。但林奈最早并不是拿它来命名环尾狐猴的,而是给了东南亚的一种夜行性的瘠懒猴,命名为Lemur tardigradus(现用名为Loris tardigradus),反正命名之路很崎岖就对了。

1758年,在林奈的第10版《自然系统》里,Lemur属有三个种,分别是瘠懒猴、同样是夜行性的菲律宾鼯猴Lemur volans(现用名Cynocephalus volans)和环尾狐猴。当然后来瘠懒猴去了懒猴科Lorisidae,菲律宾鼯猴更是脱离了灵长类,单独成立了一个皮翼目Dermoptera。

林奈建立的这个“夜游魂”属目前只剩下环尾狐猴,但却是个日行性的太阳崇拜者(当初为什么要把它放进去呢)。

晒着太阳,是最幸福的时光。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射向大地,环尾狐猴们的太阳崇拜仪式就开始了。它们会面向太阳,找个好位置,以君子袒蛋蛋的姿势坐下,两手伸开,尽情享受温暖的阳光。到了晚上,它们会各自分为几个小群,挤在一起睡觉,抵御夜间的寒冷。

环尾狐猴是群居动物,会组成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群体,数量从几只到二三十只都有。群体内雌性占绝对主导地位,负责管理族群内一切大小事务,享有各种优先权,未成年雌性也可以从母亲那里继承权力。而那些外面新来的雄性、老年和未成年雄性地位最低。

在繁殖季,雌性会和多只雄性交配,而这些雄性也会为了优先交配而大打出手。非繁殖季的雄性就算有争端,一般也只是威慑性的恐吓行为,很少肢体接触。一旦到了繁殖季就会来真格的,环尾狐猴们会上演全武行,高高跃到对方头上,施以抓咬。

环尾狐猴们的另一种打架方式,相比之下,可以说是很文雅了!雄性狐猴的前臂附近、腋窝附近和肛门附近都有臭腺,它们会把臭腺的分泌物涂在尾巴上,然后甩动尾巴,把气味扇向对方,彼此伤害。嗯,这种打斗方式叫做“stink fighting”。

在狐猴间的交流中,气味至关重要,雌雄都会用倒立的方式,以生殖腺摩擦树干,标记出领地、不同的年龄、性别和群体地位,用来和本群体成员互相交流,同时也是对其他群体的领地警告。雄性前臂处的腺体比雌性发达,也会用前臂来标记。

环尾狐猴是机会主义杂食动物,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条件较好的时候,它们的主食是酸豆Tamarindus indica,俗称酸角、罗望子。而旱季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的食谱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开始捕食小鸟、小型爬行类、昆虫、蜘蛛、甚至蜘蛛网,有时候也会吃土,或者烂木头。

环尾狐猴身为灵长类,但长相看起来就不如猴子和猿类聪明(整个原猴亚目的长相看上去都和高智商无缘)。针对灵长目智商的研究中,实验对象通常是猴子和猿类,而狐猴类的实验并不多,它们并不太适合实验室环境。猿类一般都会摆弄工具,而野外的狐猴就不会。圈养的狐猴可能会摆弄工具,前提是,这个工具和它们的食物有联系。

而且,群居的狐猴一旦处于实验室的隔离环境,很多个体会性情大变乃至歇斯底里。这些实验都不适用于狐猴,无法反映它们的真实智商。环尾狐猴的脑容量相当于黑猩猩的16分之一,不过目前衡量智商,主要是看大脑新皮层占了多少比率。

濒危的你们,现在还好吗?目前,环尾狐猴的IUCN保护级别是EN(濒危),截止到2017年,野外数量大约只有2000只,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它们受到的威胁,最主要来自于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包括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气候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马达加斯加的南部地区会有周期性干旱,造成的山火常导致大批狐猴新生儿死亡。

此外,每年大量盗猎行为也使它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环尾狐猴名列CITES附录1,禁止国际贸易,但仍有许多狐猴被无情捕捉、走私到外国、成为了人们的私人宠物;还有一部分狐猴,则成为了餐桌上的野味。外来物种如猫狗的入侵,也会时时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环尾狐猴却是世界各地动物园里数量最多的狐猴,也是圈养最多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繁殖容易,适应性好;据估计,全世界动物园里一共有2500+只环尾狐猴,超过了野外数量。如果有一天野外种群崩溃,那么把圈养的狐猴放归到环境适宜的地方?这也并非不可能,1984年,纽约动物协会就在佐治亚州的圣凯瑟琳岛成功放归了一群。

整个狐猴下目Lemuriformes的60多个物种全部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及周边小岛上,宛如一个世外桃源。它们的祖先在大约60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它们中的一部分渡过海峡,来到马达加斯加,在这里开枝散叶、繁衍生息。随着大陆的漂移,马岛和非洲越来越远,越来越孤立。

此时留在非洲大陆上的那些狐猴祖先慢慢凋零,被新兴的高智商猿类排挤掉,而马岛上的这些祖先因为没有天敌,得以繁荣昌盛,并演化出现在我们看到的马岛狐猴的丰富多样性。

几千万年来,狐猴们在与世隔绝的马岛上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人类来到马岛的历史只有2000年,就已经摧毁了狐猴们90%的栖息地。环尾狐猴作为旗舰种已是濒危,其他的狐猴生存环境更是岌岌可危,如极危的北鼬狐猴Lepilemur septentrionalis,估计野外只剩下几十只。在马岛仅存的原始丛林中,不知还有多少这种世外精灵,还没来得及被发现,就从地球上悄然逝去。

UUID: e79b7f08-edf3-4c9c-b3e1-fc5ffb27a27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7-06_动物园一养一大群的狐猴,在野外怎么都濒危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