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奇妙之旅与科学带孩子逛博物馆的建议

作者: 韦正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7-07-05

本文主要讨论了博物馆的参观意义、如何科学地带孩子逛博物馆的建议、知名历史博物馆及其镇馆之宝的介绍,以及与博物馆相关的精选问答。

博物馆这么奇妙,有些人只看了热闹,有些人在看门道…… | 师说 韦正 知识分子 2017-07-05

从南大到南博,再到北大,我1985年开始在南京大学读考古专业本科,1992年从南京大学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南京博物院,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后来还办了两年的展览,因为南京博物院本来就是一个大型的博物馆。1999年我考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跟随宿白先生读博士,2002年毕业后就被留在北大教书了,一教就教到现在。

在南京博物院的这段经历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两件事。

一个是1995年到1996年,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那个班号称是考古界的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学员可以获得带队进行考古发掘的资格。培训班有个规则,每次都要淘汰1-2个人,就是现在常说的末位淘汰制——这个是真正要淘汰的,相当残酷。这种训练方式下,不怕你的业务水平上不来。

另一件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是1995年跟随当时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邹厚本先生参加了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的发掘。这次发掘让我大开眼界,见识了什么叫诸侯王级别的墓葬,这对于我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科学地带孩子逛博物馆?首先,我建议在去博物馆之前做点功课。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中国历史能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主要朝代的前后顺序,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换句话说,历史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早期的东西构成后来的基础,在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些新东西产生了,一些旧东西就消亡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文物是有时代特征的。

进入博物馆,开始参观了,我有两个建议。第一,多点好奇心。

有好奇心的孩子很多,但好奇心的类型很多,在参观文物展览时,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好奇心?我个人觉得,应该多从文物中发现与现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很多地方的汉代画像石或墓葬壁画中都会看到人们吃饭、会客、演奏乐器什么的都直接在地面上进行,也就是说汉代人席地而居。

但是,从宋代开始,不管是传世的绘画,还是出土的桌椅板凳,都告诉我们人们不再席地而居了,就是说,中国人从宋代开始从此“坐起来了”,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那些知名历史博物馆和“镇馆之宝”其实知名博物馆蛮难推荐的。中国知名博物馆很多。这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几乎各个地区都有发达的古代文化。又因为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文物,各地兴建了大量博物馆,大部分博物馆的条件都相当不错,所以我觉得推荐起来是有难度的。我建议大家去各地旅游的时候,要是时间允许的话,都可以了解一下有关情况,将博物馆作为一个参观学习的地方。

各地博物馆都收藏着一些重要的文物,有些还是镇馆之宝,我举几个例子来说说。首先咱们谈谈故宫博物院,常设展馆有珍宝馆、陶瓷馆、书画馆、青铜器馆等。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是以明清皇家收藏为基础,能够设立专门展馆表明这部分藏品比较丰富、价值很高。以书画馆为例,故宫的书画馆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

精选问答

Q1:古代“鼎”是用来煮肉的吗?

韦正:我回答下我对鼎的理解,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离鼎很远,一说到鼎,我们就觉得特别特别神圣,比如定鼎中原(这个词中的用法)。最初鼎的确是用来炊煮的,当然除了肉之外,其他也可以炊煮。后来,鼎越做越大,做成花纹,做成国家祭祀、礼仪的用品了,但是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鼎还是可以用来炊煮的。

Q2:现在小朋友去博物馆怎样了解考古知识?

韦正:刚刚有两个家长问,一个四岁、一个八岁小朋友,怎样了解考古知识。其实现在考古属于公共范畴,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做了很多这种普及工作;包括还有一些考古的基地或其他组织的活动,现场的动手活动,可以去做模拟、发掘。这些就是给小朋友玩的,从几岁到十几岁都有,除了传统的博物馆之外,给大家提供了另一个内容场所。

Q3:请问目前有适合孩子看的中国文物比较权威的书籍吗?

韦正:这个也是我们做学问的研究人员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到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专门为他们写的书。但是我可以推荐一些,请家长自己先浏览一下,再讲给小朋友听。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的《文物中国史》,分了好几册,里面的内容选取了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再配上文字,念起来不是很困难,家长念起来给小朋友听,这样的传达过程是双丰收。

Q4:要了解中国古代天文、数学和科学成就要去哪些博物馆?

韦正:这个比较遗憾,我们中国大部分都是历史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结合的起来不太多。像广东省广东博物馆,有自然和历史相结合的,其他的地方一般都不是这样。当然以后会发展的。如果要推荐的话,北京的科技馆里面有专门的天文和科学的,里面究竟有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Q5:如果想看书画,去哪个博物馆比较权威或全面?很想看看千里江山图。

韦正:千里江山图就在故宫博物院,但是非常遗憾,这么有名的画作,一般和大家出来见面的机会非常少,碰到重大活动或者过几年才拿出来一次,专门看这个得看运气。另一方面,故宫博物院,墙上展览的其他画作也非常不错,我经常去看这些东西。

Q6:鼎是礼器的一种,圆鼎三足、方鼎四足,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有没有出现四足圆鼎之类的?

韦正:鼎四个足出现的时间晚。它为什么会出现呢?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关。在陶器来讲,没见到这种东西。因为鼎有三个足就可以完全地站稳,但青铜器铸造的时候,成型、做装饰的能力也高于陶器,而且翻模的时候,我们知道翻成一个平板比圆形容易的多,所以就产生一个四足的鼎,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

Q7: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是如何放进去的,为何现在无法开启皇陵?韦正:水银怎么放进去的,其实我也不知道。

根据文献记载把水银放在陵墓里象征银河或者地面上的江河。但是我们想想古代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要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他让地下挖的空间其实比我们的房子都大,所以让当时的工匠可以很容易的完成,把这个水银做出来,再灌到墓葬中间去,这可以做个推测。现在不是无法开启,我们完全有能力。现在考古的技术已经具备了,但是我们不能挖。

中国虽然是个文明古国,是个大国,但是地下的文物是不能再生的,尤其是作为历史上那么著名的君主,他的情况文献有大量的记载,他的墓葬根据文献记载已经被盗过。我想把很多好奇留在将来、以后条件更好的时候,用更好的技术,比如通过遥感、物探甚至还有我们现在不知道的方法和手段,在对秦始皇陵墓的主体进行最小程度的损害或者破坏的基础上,对它有一个最大信息的了解。

这应该以后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所以倒也不急于这一时把它给挖出来。

UUID: 36c9185f-9490-4e08-b3ae-ee10f64cfaa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7-05_博物馆这么奇妙,有些人只看了热闹,有些人在看门道……师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