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这是我们寻常可以见到的蜻蜓的样子,它们或翩翩于花间,或轻掠于水面,姿态轻盈款款飞。殊不知,亿万年前,蜻蜓也曾是“空中巨无霸”,它们的菜单上甚至包括蜥蜴等小型脊椎动物。
蜻蜓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分类学上,蜻蜓总目分为已经灭绝的古蜻蜓目、原蜻蜓目,以及现代的蜻蜓目三类。从时间上看,这三者具有顺序演化的关系:古蜻蜓目仅生存于晚石炭世早期;原蜻蜓目出现于晚古生代,并于三叠纪末灭绝;蜻蜓目出现于二叠纪,侏罗纪发生辐射,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3亿多年前诞生起,蜻蜓总目总体上经历了体型由大到小的变化。古生代晚期,当时地球大气含氧量比现在高得多,那时,出现很多巨型动植物。在纪录片中常见的远古“巨型蜻蜓”,大多属原蜻蜓目的巨脉蜓,其主要捕食各种昆虫,有些甚至会捕食一些小的脊椎动物,如蜥蜴。其中,产于美国早二叠世的二叠拟巨脉蜓的翅展可达710毫米,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
中生代时期,大型蜻蜓还是当时空中的“霸主”,只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受到逐渐发展起来的翼龙的捕食,它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到侏罗纪后期,随着鸟类的出现,蜻蜓们来自空中的压力变得更大,体型也越来越小。
如今,还在地球上生活的“蜻蜓”们,全部属于蜻蜓目。蜻蜓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差翅亚目,就是我们俗称的“蜻蜓”;第二类是均翅亚目(束翅亚目),名为“豆娘”,一般颜色鲜艳,身体细长,体型大多数比蜻蜓要小;第三类名间翅亚目,特征介于前两类之间,名为“蟌蜓”或者“昔蜓”,仅孑遗有两个现生种。
至于蜻蜓的体型为什么越来越小,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张海春解释有两方面的因素:1.空气中的含氧量的变少,以及生存压力的影响,导致蜻蜓越来越小;2. 竞争者和捕食者(翼龙、鸟类和蝙蝠)的出现,对昆虫的体型大小无疑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2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的一日,在湿润的准噶尔盆地上,一只“巨型”蜻蜓悠然的飞着,突然“啪”的一声,遭遇“暗器”,让它“香消玉殒”……流水和泥浆将它埋葬。2亿年后的2017年,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张海春主导的团队在此处发现了它的翅膀。这枚化石中,蜻蜓单翅长101至102毫米,原始蜻蜓翅展宽度达到210毫米(A4纸短边的长度),它是中国中生代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类化石。
现今,所发现的保存于沉积岩中的蜻蜓化石多是不完整的。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发现的,大多是蜻蜓的翅膀化石。这或是因蜻蜓生活在近水环境,死后身体易被吃掉或者腐烂,而翅膀则不容易降解而保存为化石。然而,也有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些保存在琥珀中完整的蜻蜓化石。
经过3亿多年的岁月洗礼,最后的最后,我们来看看现代的蜻蜓……一只正在“点水”的蜻蜓,它们点水,实在产卵。蜻蜓卵孵化出来的稚虫称为水虿[chài],以蚊子幼虫孑孓[jié jué]等为食,一般要经过约1-3年(最长则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爬出水面,最后,蜕皮羽化成蜻蜓成虫。成虫大量捕食蚊、蝇等害虫,实属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