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打伞居然不是因为总下⾬?

作者: 雷克萨

来源: 《博物》杂志

发布日期: 2017-07-01

本文探讨了伞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的遮阳工具到现代的防雨用品,以及英国绅士使用伞的传统和现代伞的创新设计。

炎热的夏天,再不喜欢下⾬的⼈也希望能来⼀场降⾬给天⽓解解暑!当然,要在⾃⼰出⻔带伞了的时候下才好。作为⼈们⽣活必备的⽤品,从遮阳到挡⾬,再到能够⾃如伸缩,伞经过了漫⻓演化,才变成了如今我们⼿中的样⼦。

彷徨在⾬巷怎能没有⼀把浪漫的伞呢?然⽽最初的伞,功能却主要体现在遮阳和威仪。有关伞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两河流域,雕刻在阿卡德王萨尔贡⼀世的胜利纪念碑上:国王身后的随从⼿举⼀把⼤伞为他遮阳,样⼦与中国帝王的“华盖”基本⼀致。

兵⻢俑博物馆中的复原的秦始皇的⻢⻋,当时的⻢⻋上已经有了⽤于遮阳的伞,但伞⾯还没有张合的功能。这种⼀根棍⼦顶着⼀⽚圆盖⼦、类似荷叶的⼯具,可以握在⼿⾥遮阳挡⾬,世界各地的不同⽂明都有出现。⽽可以⾃由开合的伞,则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其核⼼技术就是将撑起伞⾯的辐条聚拢在⼀个⼩圆环上,这个圆环套在伞柄上滑动,从⽽实现伞⾯的开合。我国有不少⺠间传说,将发明伞的功劳献给鲁班家族:除了鲁班,也有的说是鲁班的妻⼦或者妹妹。然⽽根据靠谱的记载,我国可开合伞最早出现在两汉之间的王莽时期,最初只是对⻢⻋上的伞盖进⾏改⾰,后来才演化为⼿持⼯具。

油纸伞是怎么防⾬的?不过⼿持⼀把伞在⾬中漫步这种事,要到魏晋之后才能看到。之前的伞不论⻋载⼿持,主要⽤于贵胄官家,功能也以遮阳为主。因为伞⾯的材质⼤都是布帛,不但价钱贵,防⽔性能也有限。防⽔好的材料往往⼜太沉重,要在下⾬天赶路或者⼲活,还是⽃笠蓑⾐更⽅便。

魏晋时代纸张已经普及,伞⾯⽤涂了油的桑⽪纸制作, 轻便⼜防⽔。从此“⾬”伞正式成⽴,⻛靡千家万户。元朝后棉布⾼产价廉,刷上桐油做伞⾯,⽐油纸更为结实耐⽤。直到20世纪70年代,油纸伞、油布伞⼀直是我国⺠间的主流⾬具。

伞到折叠伞,⽤了200年。可开合的⾬伞传到⻄⽅后,从18世纪开始继续升级。⾸先是法国商⼈让·⻢莱,在1710年⽤⾦属材料取代⽊质伞架,⼤⼤减轻了重量。后来⼜有⼈给它安上便于抓握的曲柄,我们如今常⻅的⻓柄伞就此定型,伞⾯材料也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更新。

⻓柄伞功能上已趋完美,但是它的⻓度依旧是个“负担”。曾在战争中负伤的德国⼈哈普特,就难以同时持握⻓柄伞和拐杖。1928年,身为⼯程师的他借鉴望远镜的伸缩⽅式,把伞杆改为伸缩式,伞盖⻣架也被做成可弯折收纳的,⼤⼤缩短了伞的⻓度。伞收起后正好能够放⼊⾐袋,⾬雪天⽓掏出来就⾏。这种“⼝袋伞”⼀经推出便⻛靡全世界。

英国绅⼠为什么都拿着伞?为了耍帅?

英国绅⼠⼏乎⼈⼿⼀把⾬伞,但说起这个传统,还是从中国学来的。早先的英国⼈不爱打伞,他们认为:天下⾬是上帝的旨意,⽤伞挡⾬违背天意。18世纪中期,中英已有交往。⼀位叫乔纳斯·汉⻙的商⼈,偏偏喜欢在⾬天模仿中国⼈打伞出⾏。他在伦敦街头屡遭嘲笑,但依旧我⾏我素,⼀打就是30年。

这个⾏为艺术终于赢得了崇拜,伦敦市⺠纷纷效仿,加上英国海洋性⽓候多⾬,务实⼜讲情趣的英国⼈不仅接受了⾬伞,还让它成为绅⼠⽂化的⼀部分。

21世纪以来,伞的设计更加美观和⼈性化,出现了⾳乐伞、照明伞、天⽓预报伞……,给下⾬打伞带来⼀些附加的⽅便和乐趣。这把由荷兰设计师发明的暴⻛伞,采⽤空⽓动⼒学的设计,虽然外形怪异,却能够扛过10级⼤⻛!在强⻛下,伞⾯⻓的⼀头⾃然转到后⽅,由短的⼀⾯正⾯迎⻛,使得各部分⻣架互相牵拉⽀撑,不会像普通伞⼀样“反⻣”。

UUID: 6ea2701c-9cb1-4469-8c52-718fa6c2e56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23年/博物_2023-07-21_英国人爱打伞居然不是因为总下雨?.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