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女生适合读博士?”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折射性别偏见、反映歧视现实的问句。不然为何没怎么见人问,“什么样的男生适合读博士?”“女性主内”的刻板印象也许是问题的根源。社会、传统在家庭义务上对女性的要求一成不变,使部分女性在面对较有挑战的职业道路时,往往产生“附加的”担忧、困惑与疑虑。比如难以决断,读博士是否明智。
作为女生,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作为男生,如果你关注这样的议题——来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三位青年女科学家,希望在科研圈的直播间和你聊一聊,分享她们的经验、倾听你的焦虑,解答你的困惑。
直播时间2017年6月23日(周五)晚上 7:00-8:00 音频直播。主播是何苗,研究员 |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201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2011-2013年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底受聘为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研究方向是神经环路的遗传解析。
张珞颖,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2010年-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内科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研究方向为睡眠与生物钟的调控机制与功能。
张嘉漪,研究员 |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2009在美国美国布朗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系任 Brown-Coxe 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加入复旦大学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专注于视觉环路的发育和功能。
女性科学家需要更多地“lean in”,即在工作中忘掉自己的性别标签,表现出和男性同事一样的投入度和竞争力。但在工作以外,女性科学家又要在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扮演好女性应有的角色。希望通过交流,和有意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女同学,和刚开始独立工作的女同事们,分享个人的心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