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专利在中国获批,但它与张锋无关

作者: 叶水送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7-06-21

6月19日,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和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CRISPR基因编辑专利在中国获得批准。该专利由卡彭蒂耶、杜德纳等人持有,此前已获得欧盟和英国的批准。此次中国批准的专利包括CRISPR技术在细胞和非细胞中的应用,涉及脊椎动物如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专家认为,这标志着该技术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并对国内基因编辑公司可能产生影响。

6月19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正式宣布加入ICH组织(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与国际接轨,很多人对此欢呼雀跃。

同一时间,另一则重磅消息,可能很多人没有关注到,同日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和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CRISPR基因编辑专利(专利号:USSN 61/652086),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的批准。在CFDA宣布加入ICH当天,两家公司同时宣布获得CRISPR基因编辑专利中国授权,意味深长。

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由基因编辑领域的先驱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等人创立,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则是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两家公司持有的CRISPR基因编辑专利由卡彭蒂耶、杜德纳所在的加州大学以及克日什托夫·黑林斯基(Krzysztof Chylinski)所在的维也纳大学共同持有。

今年年初,美国法院判决,华人科学家张锋所在单位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拥有的专利有效,从而使得卡彭蒂耶和杜德纳拥有的基因编辑专利失去广泛性。不过,在杜德纳看来,这并未给张锋赢得多少分,她曾经说,张锋手上的专利如同一只绿色的网球,而她们的专利“则是所有颜色的”。有关CRISPR基因编辑专利的暗战,早已让张锋以及杜德纳,这两位昔日的科学盟友分道扬镳。

此前,卡彭蒂耶和杜德纳等人掌握的专利已获得欧盟以及英国的批准。此次专利在中国批准,其范围包括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细胞或非细胞中使用单向导基因编辑方法(Single-guide gene editing methods),其中细胞来源包括脊椎动物,如人以及其他哺乳动物。

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首席法务官Tyler Dylan-Hyde表示,“继公司CRISPR专利在欧盟、英国获得批准后,中国SIPO的批准是其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如何看待此次专利审批?为此《知识分子》联系了两位基因编辑方面的专家。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表示,“我们需要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保护意识还很缺乏,包括大部分有海外经历的科研工作者。”他还希望,国家加大基因编辑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为新技术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大力表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中国批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我国在原始专利方面没法与之竞争,但可在其它应用方面有更多的创新,争取获得部分的应用专利。此次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基因编辑技术专利获得中国批准,对当下国内进行基因编辑的商业公司带来哪些影响?二位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李大力研究员认为,影响范围可能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国内市场上宣称获得张锋专利授权的公司。如要追究责任,这肯定会有影响。谷峰教授则认为,短期内影响比较有限,因为这个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最终产品,而且还有多种其他基因编辑技术可利用,如经典的基因打靶方法、TALEN以及CPF1等。

在中国甚至整个华人科学圈里,张锋拥有广泛的人气。此次中国批准卡彭蒂耶和杜德纳等人拥有的CRISPR基因编辑专利,不知华人学者如何看待?它是否会对张锋掌握的专利进入中国产生影响?我们将继续关注。

UUID: c1eda572-f1f0-44c8-ba20-5a679d0b1df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6-21_快讯CRISPR专利在中国获批,但它与张锋无关.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