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地球上的食材可以说是特别的丰富——凡是没毒,都可以试试。就算有毒,处理一下也还是要尽量吃。像土笋冻、蚕蛹这种一言难尽的食物,就属于我们的独门暗器,毕竟除了我们,其他国家人民都不吃。除了这些奇奇怪怪的,难道就没有并不奇怪,而且口感也很好的食物,只有中国人吃吗?还真有,那就是茭白。茭白。茭白图片来自:搜狐网。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人吃过茭白,只不过把茭白当作一种食材进行栽种的就只有中国和越南(越南跟咱你懂的)。别看茭白生得又嫩又白的,在过去它可是有一段无法忽略的“黑历史”。最早的时候,茭白并不是被当作蔬菜来吃,而是作为粮食进入了吃货们的视野。茭白是禾本科菰(念姑)属的植物,古人就称之为菰,又叫雕胡、苽(也念姑)、蒋等等。茭白的种子叫“菰米”,曾经是我们老祖先的主要粮食之一。
蔬菜界大白腿,也有黑历史茭白雪白如玉,但是菰米黑黑的,颜值不高,真是不折不扣的黑历史。图片来自:全景网。不过后来,菰米逐渐退出了主粮界,大米成功上位。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菰的驯化栽培,始终都没有像水稻、小麦那么成功,产量一直非常非常低。不过菰米是个好东西,能止渴,解烦热,调理肠胃,所以直到现在,菰米也会被用来煲汤、煮粥。黑蒜菰米排骨汤图片来自:下厨房。
在茭白还以粮食身份出现的年代,农民有一天偶然发现,有些菰(茭白)会生病。病菰的茎部开始异常膨大,停止抽穗,也结不出果。这种病害当然让农民伯伯非常苦恼。但苦恼归苦恼,人们并不知道这到底咋回事,于是勇敢地剖开病变菰的茎部尝了尝——哇,竟然又甜又鲜?!于是这之后,菰就彻底放弃了治疗,连名字也换成了茭白,直接从粮食界转战蔬菜界,华丽逆袭。
茭白,学名Zizania latifolia, 食用部位为被真菌寄生后的嫩茎,狭圆锥形,上部青绿色,下部白色,产自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及其他部分省区。图片来自:《果蔬志》2017年周历(博物小馆编著)。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茭白茎部膨大,其实是被真菌感染了。别紧张,这种真菌叫做“茭白黑粉菌”,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茭白体内的营养型真菌,可以放心食用。茎基部膨大的茭白图片来自:全景网。
这样看来,我们得感谢老祖先们的勇敢大胆,才让我们吃到了美味的茭白。当时的菰农们还给菰被真菌寄生的过程起了个文雅而带感的名字——孕茭。当然了,不可能所有的茭白都被孕茭成功,那些遗漏下来的,就被叫做“野茭”、“雄茭”,“茭儿菜”。“茭儿菜”包括未膨大的茎基部和茎中上部的绿色部分,下面像扁尖笋,上面像嫩芹菜,切一切炒一盘,清香四溢。茭儿菜炒蛋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摘(吃)茭白,技术要过硬茭白长在淡水里,每到仲夏之后,中秋之前,南方采收茭白的队伍就开始陆续下水了。采茭白不需要什么工具,而且又有趣又简单。把鞋袜一脱,钻进一人多高的茭白丛中,只见茭草乱晃,啪啪声四起,这就是在采茭白了。茭白植株图片来自:Wikipedia。采茭白最主要的是经验和眼神。在枯叶里寻找到肥壮的茭白,扒开草丛,一声脆响,茭白就到手了。
多到拿不下的时候,用叶子打个结,就把几十个茭白绑在一起,扔在旁边。图片来自:cnepaper.com。作为江南“水八仙”里最软糯的“小妹妹”(水八仙是: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姑、荸荠、莼菜和菱),把茭白做得好吃是十分考验厨艺的。因为它的口感没那么脆,味道也平淡,做菜时需要点味重的食材配合。比如最简单的茭白炒肉片,那必须得配上肥嫩的五花,姜蒜炝锅,茭白才能吸收这些味道和油脂,变得美味可口。
茭白肉丝图片来自:全景网。即使不用重口味的配料,在调味上也不能轻描淡写。比如今天介绍的这道油焖茭白。油焖茭白图片来自:《果蔬志》2017年周历(博物小馆编著)。
原料:茭白、盐、砂糖、生抽、老抽、香油步骤:1. 茭白去皮、切寸段2. 茭白热油入锅,翻炒3. 加入少许生抽、老抽、白砂糖4. 加适量清水,盖盖焖3分钟5. 加适量盐调味6. 淋少许香油,即可出锅随堂考往期“一周一果蔬”花样吃(剥)栗子姑姑的慈姑炖肉不用剥皮的“橘子表亲”韭菜真的有“臭味”吗你大概吃了“假木瓜”傻傻分不清的“羊、杨、阳”桃没吃过莴苣总吃过莴笋吧都说银杏好到底好在哪?
在美国沦为杂草的空心菜爱不爱吃香菜都是因为命?硌着公主的豌豆真有那么硬?年轻才最好吃哦我说的是小鲜笋天天吃你还不知道叫什么的芥蓝家族让人流泪的美食洋葱你甜你是凤梨我酸就是菠萝咯?还说青梅酸?是你没吃对!这凉拌菜怎么一股鱼腥味儿?如何挑得一手好甘蔗快来吃桑椹谁吃谁聪明蔬菜圈洁癖患者纯纯的莼菜能止咳的枇杷它还有毒又软又甜百合果然无限好杨梅不洗就吃是想补充蛋白质?
最后,作为一个合法营销号,广告还是要有的。配着《果蔬志》,我们新推出了《果蔬笺》,好看又实用,快去买!淘宝店铺:博物小馆自然市集微店:博物小馆撰文 | 信浮沉微信编辑 |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