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独立的实验结果同时指向了“新物理”?

作者: 大大

来源: 原理

发布日期: 2017-06-14

三个独立的实验结果显示τ轻子的衰变率比标准模型预测的更高,这可能指向了新的物理现象。

为了让我们身处的物理世界变得更加可以理解,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发现支配万物背后的理论和原理。在过去的70多年中,科学家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的不断探索,发展了一个优美而简明的理论,称为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描述以及预测了除引力外所有已知粒子和基本相互作用的行为。

在这些已知的粒子中,有三个带电轻子:电子(发现于1897年)、μ子(发现于1937年)和τ子(发现于1975年)。这三种粒子的性质完全相同,μ子和τ子只是电子更重的版本,比如μ子的质量约为电子的200倍,τ子则更重的多。质量的不同意味着它们的寿命也非常不同:电子很稳定,μ子的平均寿命为2.2微妙,而τ子的寿命只有0.29皮秒。

物理学家发现,电子可以做其它两种粒子能做的一切事情,就好像μ子和τ子是多余的。以至于当μ子第一次在宇宙射线中被发现的时候,著名的实验家Isidor Rabi怒道:“是谁订的μ子?”物理学家把这三种粒子描述为一个大家族的三代,然而,在我们所观测的世界中,似乎只需要第一代的电子就足够了。为什么会有三代?这个家族问题是当今物理学最大的困惑之一。

除此外,标准模型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暗物质),因此当今物理学家的一直致力于发现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在标准模型中,有一个基本假设是,尽管这些带电轻子的质量和寿命(衰变率)不一样,但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完全一样的。这被称为轻子普适性。物理学家精密测试了牵涉到电子和μ子的衰变过程,没有发现任何违反该假设的迹象,但是近来对质量更大的τ轻子的研究则挑战了该理论。

在三个独立的实验中(美国的BABAR实验、瑞士的LHCb实验和日本的Belle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τ轻子的衰变率要比标准模型预测的更高。如果是一个实验得出这样的结果,那很可能是统计误差。但是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的三个实验都观测到了比预期更高的衰变率,就值得我们关注。虽然很耐人寻味,但还不足以确认违反了轻子普适性。

实验的结果只给出了4个标准差(相当于99.95%的确定性),如果在未来实验中能够给出5个标准差,就意味着或许存在新的粒子或相互作用。在迎接任何的突破前,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更多的实验,收集和分析更大的数据样本来确定这一结果。

UUID: 3032bc00-a551-4c52-80cc-6b684c102de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原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6-14_三个独立的实验结果同时指向了“新物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8 元